1970年云南地震时,一名老兵徒手救出了14名女兵,45年后,她们得知这位老兵竟然做着月薪1200的保安工作,而女兵们的举动让人十分感动。 雷清平出生在重庆乡村,早年生活朴实,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分配到昆明军区某部。从新兵阶段开始,他就逐步适应部队纪律,参与日常巡逻和训练任务。几年下来,他积累经验,升为班长,负责小队管理。驻地在云南峨山县周边,那里地形复杂,冬季寒冷,他养成抽红塔山烟的习惯,平时话不多,专注工作。 部队里有通讯和文艺女兵,她们多是刚入伍的少女,负责联络和宣传事务。雷清平偶尔指导她们适应军营节奏,确保安全。1969年底,他已服役多年,地震前刚完成一次夜间检查,准备休息。这样的背景,让他能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反应。 1970年1月4日凌晨,通海县发生7.8级地震,波及峨山县军营,造成房屋大面积倒塌。女兵宿舍受灾严重,14名通讯和文艺兵被困废墟中。雷清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战友开始挖掘工作。他优先判断位置,避免二次伤害,用手挪动砖石,确保通道稳定。 救援从左侧开始,第一名被困者赵虹腿部受压,他固定梁柱后逐步移开重物,拉出安全区。接着处理中央位置,第二名手臂受伤,通过挖通道松开石块。第三名头部有伤,他从侧面扩展空间,移走上方不稳部分。整个过程持续整夜,余震多次干扰,他调整策略,用布条加固支撑。 第四和第五名相邻腿部缠绕,他分工协作,先松开连接部分,再分开拉出。第六名胸口压石,需要从下托起,他钻入狭窄处一点点松土。第七名腿部卡紧,固定柱基后合力抬梁。第八和第九名在空腔中,他先通一侧通道,传话确认位置,然后扩展。 第十名呼救微弱,他定位后挖了较长时间,手部已肿胀。第十一名头部擦伤,从上方探入指挥下方操作。第十二名腿部紧卡,重用固定方法,耗时较长。第十三名背部淤青,从外围绕挖避免崩塌。最后一名在角落,他最后进入,继续挪动石块直到拉出。 一夜下来,14名女兵全部获救,送往医疗点处理伤情。雷清平参与全程,双手受伤严重,但未中断工作。 地震后,雷清平继续服役几年,退伍回重庆,进入纺织厂做工人。90年代厂子破产,他下岗后靠街头卖菜维持。年纪大时,到九龙坡小区当保安,每月1200元收入,负责巡逻门卫,生活简单。 女兵们分散各地,赵虹留在昆明,保留旧棉袄作为纪念。2013年她开始寻人,查军区档案得线索。2014年联系央视《等着我》节目,提供细节,节目组查社保锁定身份。2015年11月录制现场重逢,其他女兵代表也到场,递交确认书申请补助。 2016年,她们集资38万元,在重庆买60平方米公寓,房产证注明纪念。房内摆放各地特产,如辣酱和茶叶。赵虹捐棉袄到建川博物馆,展区记述救人事件。雷清平住进新房,日子安定,女兵定期联系探望。
1970年云南地震时,一名老兵徒手救出了14名女兵,45年后,她们得知这位老兵竟
世界化晴
2025-10-09 01:57: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