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上,一个志愿军小战士,不幸被美国大兵抓住。他背着大刀,满脸污

梦里水乡谣轻 2025-10-09 09:56:46

1951年,朝鲜战场上,一个志愿军小战士,不幸被美国大兵抓住。他背着大刀,满脸污垢,已经疲惫不堪。在跟大部队失去联系后,他一直东奔西走,寻找战友们的足迹。从他身上的破旧的军装来看,应该吃了不少苦头。 1951年,常同茂才17岁。 他是志愿军王牌部队——第15军第44师第130团2连的兵。这个15军,你可能不熟,但提起上甘岭,你肯定知道。没错,就是那个把上甘岭变成美军“伤心岭”的铁血部队。常同茂,就是这支部队里的一颗螺丝钉。 他当时参加的,是一场叫“大水洞战斗”的硬仗。通讯员,听着不像一线冲锋的,但危险系数一点不低。阵地上的电话线,说不定哪个炮弹下来就炸断了。命令传不下去,情报送不上来,整个阵地就成了瞎子和聋子。所以,像常同茂这样的通讯员,就得冒着炮火,一次次冲出去,接线、送信。 就在一次去前沿传达命令的路上,常同茂出事了。 我们的阵地和美军的阵地犬牙交错,渗透和反渗透是家常便饭。常同茂一不留神,就撞上了两个正在巡逻的美国兵。一对二,对方还人高马大,手里的家伙也比他好,结果可想而知。常同茂被抓了。 两个美国兵乐坏了。要知道,志愿军打起仗来悍不畏死,想抓个活的,尤其是这种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太难了。这可是回去领赏的资本。他俩随手扯了段废弃的电话线,把常同茂捆了个结结实实,就准备押回去。 从俘虏到猎人,需要多久?常同茂的答案是:一颗手榴弹的时间。 被俘的路上,常同茂表面上很顺从,低着头,任由美国兵推搡。但他心里的小算盘,已经打得噼啪响。他有两个依仗:第一,那两个美国兵搜走了他的枪,却没发现他腰里还藏着一颗手榴弹。这是那个年代我们战士最后的“保险”。第二,电话线虽然结实,但他一直在暗暗用力,一点点地把绳结给蹭松了。 机会说来就来。 押送的路上要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其中一个美国兵脚下一滑,摔了个趔趄。另一个下意识就伸手去拉他。就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两个美国兵的注意力都转移了。 机会! 常同茂猛地挣脱了已经松动的电话线,几乎在同一时间,拉响了那颗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朝两个美国兵脚下一扔,然后转身扑倒。 “轰!” 一声巨响过后,刚才还得意洋洋的两个美国兵,瞬间就见了上帝。17岁的常同茂,从一个俘虏,又变回了战士。他捡起敌人的武器弹药,没有丝毫停留,扭头就往咱们的阵地跑。 他归队的路上,没有直接回去,而是边走边搜索。他陆续发现了好几个掉队的受伤战友。其中一个伤得特别重,走不动了。常同茂二话不说,背起他就走。 可没走多远,他又碰上了硬茬——一支正在搜山的美军巡逻小队。 这下麻烦大了。他自己一个人,还背着个重伤员,怎么跟一队敌人打?硬拼就是送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常同茂的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计划。他发现,在不远处的另一个方向,似乎还有另一支美军小队在活动。他判断,这两支小队应该是分片包干,正常情况下不会碰头。 他的计划是:让美国人自己打自己人! 他把受伤的战友藏好,然后自己猛地冲出去,故意暴露在第一支美军小队的视野里。那帮美国兵一看有“鱼”,嗷嗷叫着就追了上来。常同茂仗着对地形熟悉,领着这帮人就在山里兜圈子,一步步把他们引向另一支美军小队的巡逻区。 黑灯瞎火的,两边都以为遇上了志愿军,根本没时间核对身份,直接就开火了。山谷里顿时枪声大作。 趁着他们狗咬狗,常同茂悄悄溜走,回到藏身处,背起战友,安全地转移了出去。 安顿好这批战友后,常同茂心里惦记着战场上可能还有更多的兄弟。他又一次,也是好几次,返回了刚刚打乱的战场。这一夜,他就像个不知疲倦的战场幽灵。 他救出了一个又一个伤员,陆陆续续救了几十号人。路过敌人碉堡,顺手就用缴获的手雷给端了。天快亮的时候,他在最后一次救人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半地下的隐蔽建筑。 凭着通讯员的直觉和经验,他摸进去一看,电台、文件……好家伙,这是美军的一个营级指挥所! 他看到墙角有一箱手雷,想都没想,抱起来就拉开几个,把指挥所给炸了个底朝天。剩下的手雷,他全挂在了身上,一路往回走,看见敌人的火力点,就扔几颗过去,炸完就跑,绝不恋战。 就在他以为终于可以归队的时候,又碰上了一支美军小队。这帮人正围着我们几个受伤的战士,看样子准备下死手。 常同茂眼睛都红了。他把心一横,摸出几颗手榴弹就扔了过去。美军小队瞬间被炸得人仰马翻。他趁机一个箭步冲上去,用缴获的冲锋枪顶住了那个带头的军官。 剩下的美国兵全傻眼了,乖乖举手投降。 就这样,天亮的时候,常同茂回到了部队。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带回了好几个受伤的战友,身后还跟着7个被他俘虏的美国兵。 这一整夜,他从一个阶下囚,变成了一个战斗英雄。 这一年,他才17岁。

0 阅读:85

评论列表

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

2
2025-10-09 14:28

建国初期解放军是蓝星轻步兵巅峰对决,就是心理素质过硬的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