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42军战士们发现了一件怪事,在他们身后一座没有人的山上,被美军的飞机不停地轰炸了三天,炮弹也不断落在山坡上,大家都感到很纳闷。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1年的朝鲜战场,志愿军和美军的对峙已经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冰天雪地里到处都是厮杀的痕迹,无数战士用命守着每一块阵地。 这时候,美军司令官李奇微正推行“屠夫作战”计划,靠着强大的火力往北进攻,志愿军处境艰难,很多部队都在顶着炮火掩护主力转移,关崇贵所在的63军188师562团就在其中,他们守的山头是主力转移的关键屏障,丢了阵地后果不堪设想。 关崇贵是东北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家乡被日本人占着,父亲因为反抗日本人被当众杀了,他跟着体弱的母亲长大,十几岁就上山打柴、学木工养家。 他力气大,还特别会打枪,打猎从来没失手过。 1947年东北打仗,他报名参了军,成了步兵。 新兵训练时,枪械拆装、射击这些活儿他都是第一个学会,实弹射击还打出过满环,教官都夸他有天赋。 后来部队发了捷克式轻机枪,这枪特别结实,精度还高,900米内瞄准哪儿能打到哪儿,关崇贵主动要试试,握着枪连射几梭子,每发子弹都中靶心,战友们都说他是天生的机枪手,他也因此被提成了机枪手。 抗美援朝一开始,他立马报名跨过鸭绿江,成了经验丰富的机枪手。 那天清晨,阵地上全是浓雾,天刚亮就传来飞机的轰鸣声。 关崇贵从掩体里探出头,用望远镜一看,十几架美军F4U“海盗”式战斗机飞了过来,机翼下挂满了炸弹。 这些飞机飞得特别低,机翼几乎能掀掉战士们的帽子,因为以前志愿军没什么对空火力,美军飞行员从来不怕地面射击,对着阵地狂轰滥炸。 炸弹接二连三地炸开,泥土和雪花混着火药味飘得到处都是,战友们不断倒下,和关崇贵关系好的几个战士也没了气。 关崇贵心里烧得慌,但他清楚部队有纪律,不准用机枪打飞机,因为轻武器打飞机不光难中,还会暴露目标,招来更狠的轰炸,这是之前用鲜血换来的教训。 可看着阵地快被炸平,战友一个个倒下,他实在忍不住了。 他快速调整机枪角度,把枪口抬起来对准一架低空盘旋的敌机。 等飞机飞到射程里,他扣下扳机,第一梭子弹打空了,飞机没受影响冲了过去。 他没慌,赶紧换弹匣,这次算准了飞机俯冲的轨迹,把枪口瞄向发动机部位,又扣动扳机。 14发子弹打完,那架飞机突然冒起黑烟,机翼一斜,摇摇晃晃栽进了山沟,接着就是一声巨响,爆炸成一团火球。 后来才知道,美军飞行员跳伞时降落伞没打开,掉在树枝上戳死了。 看到飞机被打下来,阵地上的战士们一下子来了劲。 剩下的敌机吓得赶紧拉高高度,队形都乱了,没多久就撤了。 可没等喘口气,山脚下传来坦克的轰鸣声,密密麻麻的美军地面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往山上冲。 关崇贵检查了机枪,装满弹药,示意战友们躲进掩体。 等敌人到了射程,他的机枪立刻喷出火舌,前排敌人应声倒下,后面的想躲,却躲不过飞来的手榴弹。 敌人的增援很快就到了,更多坦克和士兵涌上来,志愿军的弹药渐渐打光了,战士们只能冲出去拼刺刀。 厮杀声从白天一直持续到黑夜,阵地上的人越来越少,关崇贵的衣服被血水和汗水泡透,手里的机枪烫得没法碰,可他还是没停。 第二天天亮时,阵地上就剩他一个人了,他拖着流血的腿,靠在炸塌的掩体后,捡起缴获的步枪,把剩下的子弹一颗一颗压进弹匣,有敌人上来就开枪,没子弹就用匕首拼。 就这样,他一个人守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三天援军赶到。 援军上来时,看到关崇贵已经奄奄一息,手里还死死攥着武器,身上全是伤口,阵地周围躺满了敌军尸体,而阵地牢牢在手里。 关崇贵的事很快报到了志愿军总部,当时彭德怀正在开作战会议,听参谋说完经过,会议室一下子静了。 等问清楚他是因为战友伤亡太重才违令开火,彭德怀当场笑了,说这个纪律犯出了经验,轻武器能打下飞机,还能鼓舞士气,得重奖。 有人说他违反纪律,彭德怀反驳说纪律是为战斗服务的,能打胜仗、会灵活应变才最重要。 没多久,彭德怀亲自签字的命令下来了,把关崇贵从副班长连升三级,直接提成副连长,还号召全军学他的经验。 后来志愿军干脆改了军令,鼓励战士们用轻武器对空射击,188师还创造过一天击落击伤18架敌机的纪录。 表彰大会上,关崇贵伤没好,是被担架抬上台的,彭德怀亲自给他戴勋章,拍着他的肩膀夸他打得漂亮。 半年后,他还去平壤受了勋,朝鲜人民军总司令亲自为他佩章,他的事迹也被写进了志愿军战史。 这位从东北农村走出来的普通战士,用14发子弹和一身硬骨头,在抗美援朝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让所有人都知道,就算装备落后,中国军人也能凭着勇气和智慧打败强敌。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2评论】【14点赞】
用户10xxx90
感恩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和平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