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2025年10月,浙江杭州,一51岁阿姨从西安坐16小时车到杭州,刚到站上个厕所,竟突然心肺骤停!经过医生抢救后才脱离了危险,而医生认为阿姨患上的是“经济舱综合征”!网友:这种病还真是这辈子第一次听说。 2025年10月,杭州火车站。一位51岁的女士,刚刚结束了她从西安出发、长达16个小时的旅程,目的地是西湖。可就在她起身,准备踏出车厢的那一刻,她的心脏,停跳了。 这并非毫无征兆的突发病。真正的病因,就藏在那16个小时的静坐里。医学上称之为“肺栓塞”,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经济舱综合征”。 当人长时间窝在狭小的座位里,下肢的血液流动就会变得极其缓慢,血液很容易在深层静脉里凝固成块,形成血栓。 这枚血栓,安安静静地待在腿里时,身体通常不会有任何特别的感觉。真正的危险,发生在旅途结束,人猛然站起或活动的时候。 腿部肌肉的收缩会像泵一样挤压血管,把这块悄无声息的血栓给“推”了出去。它会顺着血液循环一路北上,先是抵达心脏,随即被强力泵入肺动脉。 一旦血栓卡在肺部的主干血管,整个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便会瞬间瘫痪。那位女士在杭州站起身的瞬间,她腿里的血栓就脱落了。这块致命的栓子不偏不倚地堵死了她的主肺动脉,导致她的心跳和呼吸戛然而止。 当她被送到浙大二院时,心跳已经停止了超过10分钟。急诊医生立刻判断出,这是最凶险的大面积肺栓塞,常规抢救措施已经无效。医疗团队当机立断,启用了体外膜肺氧合。 这台机器强行接管了她的心肺,将血液引出体外,完成氧气交换再输送回去,为全身器官续上了命。 经过整整四天不眠不休的救治,这位女士终于脱离了危险,被从死亡线上硬生生拽了回来。 这场救援,也揭开了一个我们常常忽视的普遍风险。“经济舱综合征”这个名字,其实很有迷惑性。真正的风险点,是你坐了多久。 办公室里久坐的白领,长途奔波的货车司机,通宵达旦的游戏玩家等所有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的人,都暴露在同样的威胁之下。 听说,这位女士康复后,还是计划和女儿一起去西湖看看。而想要避免这种危险,方法其实非常简单。 就算条件不允许,也要在座位上多伸伸腿、勾勾脚尖,活动脚踝。这个简单的动作能让小腿肌肉收缩,把血液“泵”回心脏。 充足的水分能让血液保持在相对稀释的状态,不容易凝固。尽量少喝浓茶、咖啡和酒,这些饮品会加速身体脱水,反而让血液变得黏稠。 如果发现自己的一条腿无缘无故地肿了、疼了,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一定要立刻警觉,及时就医。 说到底,对抗这种“静止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动起来”。很多时候,我们离危险的距离,可能就是一次主动的起身。下一次当你坐久了,记得站起来走几步。这不仅是为了一时的舒服,更是为了长久的安全。 信息来源:《国庆坐16个小时火车,51岁阿姨突发心脏骤停!紧急送医后确诊“经济舱综合征”》美丽浙江
浙江杭州,一女子下体不适,便到医院挂了急诊做阴超。B超室只有一位男医生,检查过程
【229评论】【2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