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宣布,将斥资 8.4 亿澳元 (约合 5.54 亿美元) 用于扩建其位于南澳大利亚州的奥林匹克坝地下铜矿项目,以期提高这种关键导线金属的产量。 奥林匹克坝铜矿在南澳州的干旱荒漠里,这次扩建堪称“地下工程大冒险”,必和必拓打算挖一条贯穿矿山南区的新隧道,再建选矿厂、制氧厂,连冶炼设备都升级。 扩建后,铜年产量能从20万吨飙到35万吨,冶炼厂阴极铜产能到2030年代可能冲到50万吨,南澳州长乐疯了,说这是“州史上最大的金属矿山投资”。 但必和必拓为啥敢下这么大赌注?说白了,是“保命”需要,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暴跌34%,全靠铜部门撑着——卖铜赚了123亿美元的利润,占了半壁江山。 铜价每涨1%,利润池就多出几亿美元,现在不扩产抢市场,以后喝西北风去? 必和必拓敢砸钱,底气全在中国,2024年全球精炼铜消费约2700万吨,中国一家就买了1600万吨,占比59%;算上合金铜、铜材重复折算,实际快到65%了。 为啥?因为中国新能源“四大金刚”——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全指着铜“续命”,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5年全球铜缺口30%,其中七成是中国需求撑起来的。 现在奥林匹克坝每年产20万吨铜,七成运到中国港口,必和必拓计划再增15万吨产能,放眼全球,只有中国能“一口吞下”——美国铜消费只占6%,欧洲14%还年年下滑,印度3%、越南1%,连广东一个中型线缆厂一年用的铜,都够这些国家喝一壶的,矿在澳洲,但秤砣在中国,这账算得明明白白。 必和必拓的扩张,藏着地缘经济的较量,2025年9月,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改用人民币结算,必和必拓一开始死活不干,结果两周后被迫签字,因为对手淡水河谷已经用人民币卖了三船货,再不接招连船期都排不上。 铜矿领域更狠,中国矿产资源集团2024年统一谈判进口铜精矿,把加工费压到十年最低;中铝、江铜在阿根廷、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抢矿,2025年海外权益铜矿产量预计达85万吨,够国内用两个月。 必和必拓表面风光,其实70%的现金流拴在中国需求上,中国新能源车企一边吐槽铜价贵,一边用订单把澳洲矿山喂得更壮,双方嘴上互怼,口袋却越捆越紧,活脱脱一对“吵不散的冤家”。 这场8.4亿澳元的豪赌,撕开了能源转型的真相:所谓“绿色革命”,本质是资源抢夺战。 中国靠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抢下全球六成铜需求,却不得不把定价权让给必和必拓这样的资源巨头;澳洲矿山赚得盆满钵满,却离不开中国市场的“输血”。 更讽刺的是,美国嚷嚷着要复兴本土铜矿,结果卡在部落文化、环保诉讼里26年,花了20亿美元连一克铜都没挖出来。 而中国靠“市场换资源”,让必和必拓们主动把产能卡在中国新能源爆发的时间点上,这哪是商业合作?分明是资源版“农村包围城市”。 未来十年,全球铜需求要翻番,但新增产能七成在中国周边,谁掌握需求,谁就掌握话语权,必和必拓的8.4亿澳元,不过是这场大戏的开场锣。 真正的较量,在中国新能源车的电池里,在澳洲荒漠的隧道中,更在全球能源权力格局的重构里,说到底,新能源时代,铜就是“硬通货”,谁有铜,谁才有资格谈未来。
必和必拓宣布,将斥资8.4亿澳元(约合5.54亿美元)用于扩建其位于
掘密探索
2025-10-09 21:44:43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