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国运,中国必须打赢这场战争! 这是一场关乎中国未来的生存战争。我们退一步,全球供应链就塌;我们让一步,百年海权就断。现在,不是谈条件的时候。 李嘉诚出售港口股份,贝莱德疯狂买入全球港口资源,这些并非巧合,当贝莱德获得的港口数据直接对接白宫后,事情的意义变得清楚——这不是资本游戏,而是美国的一盘大棋。 更让人不安的是,连巴拿马运河两端的重要港口,也被美资牢牢掌控,从那一刻起,全球货运的许多关键命脉便被他们攥在手里。 与此同时,一个叫“白宫造船办公室”的新机构成立,它的任务是重组美国的海上力量,资本收购与政策推动同步进行,美国的目标不再隐藏——重建主导权,削弱中国海运影响力。 未来当中国船只驶入那些被他们控制的港口时,等待的可能不再是常规手续,而是各种名义的延误和额外费用,这些被“美化”的港口,或将成为新的关税。 2025年10月,美国宣布实施《301条款船舶费用》,对与中国有关的船舶征收高额靠港费,标准从每净吨50美元起,三年后涨到140美元。 对一艘大型货轮来说,这意味着每次停靠要付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民币,这笔钱不只是成本上涨,而是一道门槛——美国意图让中国船“不值得进港”,这是一场无声的驱逐,用经济压力重塑航线和规则。 影响远不止航运本身,中国的出口总量中,超过七成靠海路完成,“一带一路”的根基在港口网络,外汇储备与全球订单都系于海上运输。 海运,是中国经济运转的血管,如果被掐断,制造链就可能停滞,订单交付延误,市场信心动摇,对外合作生变,美国清楚地知道,掌控海运就能牵住中国经济的咽喉。 过去一年,美国的动作环环相扣,从2024年底的《船舶法案》,到2025年的301调查,再到七国集团的“海上繁荣宣言”,每一步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中国的海上通道陷入困境。 宣言表面讲合作,实质是在设定“友军通道”——未来的主要航线只对特定国家开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任何一次贸易摩擦都危险。 而这张网还在扩大,美国已经把视线放到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英吉利海峡和巴拿马运河这些关键咽喉上,重塑全球海运通行秩序。 中国并非无牌可打,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队、最先进的船厂和广泛的港口投资网络,还有法律反制的工具,如果这些资源形成合力,就能建立有效的防线。 关键在于摆脱“怕被惩罚”的心理负担,因为弱势的退让,只会换来更狠的打击。今天是靠港税,明天可能就是货物税、保险费、碳税。只要继续让步,压力就会一轮接一轮。 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只有敢出拳,才能破局,无论多难,这一仗都必须打赢,因为这不仅是一场海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攸关国运的战斗。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9日发出“中国收紧对稀土的管制”报道称:“中国收紧对用于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