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宣布了! 10月9日,联合国官员宣布,由于资金短缺且美国未来出资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几个月将裁撤全球四分之一维和人员,约1.3万至1.4万名维和军警将从欧亚非11个冲突区撤离。 10月9日联合国官员宣布的裁撤计划,表面看是资金短缺,实则是美国长期拖欠会费、单方面削减出资引发的连锁反应。 作为联合国维和预算最大出资国,美国本该承担26%的分摊份额,可今年却把维和资金从10亿美元锐减到6.8亿美元,降幅超过30%,拖欠的会费总额更是突破28亿美元,其中光2025年应缴的维和经费就欠了8.23亿。 更过分的是,美国还给剩下的出资附加条件,要求资金必须用在黎巴嫩、刚果(金)这些它"特别关注"的区域,这种把全球维和当成自家后花园的做法,直接掐住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资金命脉。 其实这场危机早有征兆。从特朗普时期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开始,华盛顿就不断给联合国经费上枷锁,2024年甚至单方面取消了8亿美元的维和拨款,今年又计划在2026财年彻底停缴维和资金,理由居然是马里、黎巴嫩等地的维和行动"没达到预期"。 可谁都清楚,这些地区的局势之所以复杂,恰恰是因为某些大国总想把地缘政治博弈塞进维和框架。 联合国今年6月底刚批准53.8亿美元的2025-2026财年维和预算,不到三个月就被逼着启动应急措施,要在剩下9个月里削减15%的预算,最终只能拿维和人员开刀,这1.3万到1.4万名要撤离的军警,占了全球5万多名维和人员的四分之一。 资金链断裂的后果很快就会显现。这次裁撤将影响9个维和任务区,虽然官方说法是欧亚非11个冲突区,但无论是马里的反恐行动、南苏丹的平民保护,还是刚果(金)的资源冲突调解,每个任务区都经不起人员锐减。 2016年南苏丹朱巴冲突时,英国、德国、瑞典的12名维和警察擅自撤离,就导致当地局势瞬间失控,现在要是一下子撤走成千上万人,那些原本被维和部队压制的武装势力必然卷土重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得没错,维和预算只占全球军事开支的0.5%,却是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和平工具,可美国偏偏连这点钱都不愿承担,还倒打一耙说联合国机构"臃肿冗余",这种说辞简直是本末倒置。 对比之下,中国作为第二大维和出资国,始终按时足额缴纳会费,今年更是明确表示会在年底前付清所有款项,这才是负责任大国该有的样子。 要知道维和经费不是自愿捐款,而是193个成员国根据国际法必须履行的义务,美国这种既想享受安理会否决权,又不愿承担相应责任的做法,本质上是在破坏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 现在联合国维和欠款已经超过20亿美元,要是其他国家都学美国耍无赖,全球50多个冲突热点地区都会陷入混乱。 那些说"维和行动没用"的人,根本没见过南苏丹难民营里孩子看维和士兵的眼神,也不知道刚果(金)矿区的妇女靠维和部队保护才能安全劳作。 去年马里维和特派团牺牲了12名士兵,他们不是在"浪费资源",而是在替那些喊着"削减经费"的国家挡子弹。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迈克尔·华尔兹批评联合国"冗余"。 可正是美国的政治操弄,才让很多维和任务变成了"无米之炊"——要保护平民却不给足够的人员装备,要调解冲突却被限制资金使用范围,最后还要怪任务"没效果"。 这次裁撤计划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简单的人员调整,而是全球安全架构的一次崩塌预警。当美国把"退群""欠费"当成外交武器,当本该维护和平的经费变成政治博弈的筹码,受伤害的永远是那些战乱地区的普通民众。 联合国不是某个国家的附属机构,维和行动更不能靠大国施舍,1.3万维和人员的撤离名单背后,是无数家庭可能失去的安全保障。 现在最讽刺的是,中国等国家愿意承担更多责任,某些发达国家却在不断甩锅,这种责任倒挂要是继续下去,未来恐怕真的没人愿意为全球和平买单了。 说到底,全球安全从来不是靠某一国的"善心",而是靠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美国要是继续这样任性下去,破坏的不仅是联合国维和体系,更是整个国际秩序的根基。
刚刚发生联合国突然宣布了!10月9日,联合国官员宣布,由于资金短缺且美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