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称东欧四国致俄乌冲突你怎么看 2025年10月,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匈牙利媒

刘全福观天下 2025-10-10 13:10:17

默克尔称东欧四国致俄乌冲突你怎么看 2025年10月,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匈牙利媒体《游击报》的专访中抛出重磅言论:2021年欧盟与俄罗斯谈判失败的关键在于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四国的激烈反对,这一“谈判流产”直接导致俄乌冲突爆发。这番话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在欧洲政坛掀起滔天巨浪,更撕开了欧盟内部对俄政策的深层裂痕。 默克尔回忆,2021年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大规模集结军队时,她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力推“欧盟-俄罗斯新谈判模式”,试图通过直接对话遏制战争风险。但这一提议在布鲁塞尔峰会上遭遇东欧四国集体抵制——波兰代表率先反对,波罗的海三国迅速附议。四国核心论点直指欧盟对俄政策分裂:若由德法主导谈判,可能牺牲东欧安全利益,重蹈明斯克协议“执行不力”覆辙。默克尔坦言,当时疫情限制面对面沟通,谈判渠道本就脆弱,四国的强硬立场彻底切断了避免冲突的最后通道。 东欧四国的愤怒反弹印证了历史阴影的沉重。波兰法律与正义党前总理莫拉维茨基直言默克尔是“欧洲最具破坏性的政客”,指责其“与普京做交易”的幻想助长战争;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更称其言论“厚颜无耻”,强调俄罗斯的侵略动机源于“拒绝承认苏联解体”的帝国野心。这种对立折射出东欧国家对俄恐惧的基因——从二战后苏联控制到北约东扩,安全焦虑已刻入政治DNA。 但默克尔的“追责”绝非简单甩锅。她任内推动的明斯克协议虽未彻底停火,却为乌克兰争取了8年备战时间。2021年谈判失败后,俄罗斯军事行动加速,北约东扩压力与能源博弈加剧,欧洲陷入“安全困局”:德国因北溪-2停摆损失惨重,法国电力价格飙升,意大利工业濒临崩溃。更讽刺的是,美国趁机高价出口液化天然气,收割欧洲资本,形成“战争-制裁-通胀”的恶性循环。 这场舆论风暴暴露的不仅是外交失败,更是欧盟战略共识的崩塌。东欧国家视对话为“绥靖”,西欧则困于能源依赖与地缘妥协的矛盾。默克尔的反思,实则是为欧洲敲响警钟:当内部信任缺失,任何“调停”都将成为空谈。正如她所言,“战争的代价从来不是数字,而是破碎的家庭与未愈合的创伤”——而这份代价,正由整个欧洲共同承担。 如今,库尔斯克的硝烟未散,利沃夫的警报再起,默克尔的言论恰似一面镜子,照见欧洲在战争与和平间的彷徨。当谈判桌上的裂痕比战场更刺眼时,或许真正的“重大进展”不在武器,而在放下成见、重建信任的勇气——毕竟,和平从不是妥协的产物,而是共识的结晶。

0 阅读:0
刘全福观天下

刘全福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