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启武统,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大陆恐怕撑不过两周。最近,台湾省那边又热闹起来了,赖清德被民众唾弃,国民党进行党主席选举,几个参选人都提出了自己的口号,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翻出了2年前柯文哲的话。。 时间回溯到2023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进入胶着状态。柯文哲作为民众党创始人,在三方竞逐中试图以差异化策略吸引选民。彼时,他抛出“若开启武统,大陆撑不过两周”的言论,瞬间引发岛内热议。这一论断的背景,是柯文哲试图通过塑造“强硬应对大陆”的形象,安抚担忧战争的选民,同时迎合部分人对美国介入的期待。 柯文哲的逻辑链条清晰:台湾作为岛屿,海峡天堑构成天然屏障;若能拖入消耗战,美国与日本可能介入;大陆若长期陷入僵局,内部经济与社会压力将动摇政权稳定。然而,这些推断与两岸实际力量对比存在显著偏差。 从军事数据看,两岸实力差距一目了然。大陆2023年军费超2250亿美元,台湾同期仅190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1倍以上。装备方面,大陆拥有航母、东风系列导弹、歼20战机等先进武器,形成陆海空火箭军及信息战的全方位优势;台湾则依赖美制二手装备,主战坦克老旧,舰艇故障率高,导弹产能不足。 具体作战能力上,解放军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可在5分钟内突破台军防空系统,055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反舰导弹射程超1500公里,山东舰航母编队常态化巡航台岛以东,形成“外阻内封”战略布局。反观台湾,其机场、港口均在大陆打击范围内,一旦封锁启动,补给线将迅速断裂。 台湾的脆弱性不仅体现在军事上。其95%的能源依赖进口,粮食自给率仅30%,战时储备仅能维持数天。2025年“海峡雷霆”演训中,解放军电子战部队曾瘫痪台军“强网”系统38分钟,暴露出台军指挥系统的严重漏洞。若大陆实施全面封锁,台湾经济将迅速断氧——能源中断、航空停飞、资金外逃、社会恐慌可能在72小时内全面爆发。 相比之下,大陆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与战略储备能力。军工企业年造船能力强大,可快速补充舰艇损失;火箭军导弹库存充足,能支撑长期战争。联勤保障部队构建的岸基、海上、空中三位一体补给体系,可在48小时内完成2000吨弹药投送,持续作战能力远超台湾。 中国国防部在2025年10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台湾问题已超越地区纷争,成为检验国际共识的试金石。这一表态与主流军事专家的评估一致:若解放军采取行动,战斗可能在72至96小时内结束。台军退役将领张延廷、帅化民等人均认为,台军防御体系难以支撑长时间抵抗。 数据与事实表明,柯文哲的“两周论”更多是选举语境下的政治投机,而非基于现实的战略判断。两岸统一的历史逻辑不可逆,和平发展才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
吕秀莲,活明白了?从大陆与台湾对高市早苗迥然不同的态度,可以看出台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