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一财经报道了宗馥莉辞职的新闻,迅速引发了网络热议,微博、朋友圈、微信群等

子含评科技 2025-10-11 10:11:29

昨晚,第一财经报道了宗馥莉辞职的新闻,迅速引发了网络热议,微博、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也都刷屏了,网友更是直呼“字少事大”。

宗馥莉从娃哈哈辞职,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惋惜。

先说说那些拍手叫好的人,不少人一直对富二代持有色眼光看待。在他们眼里,甚至用“败家子”来形容富二代们。当他们听说宗馥莉辞职的消息,更是两眼放光,其实,他们未必真正关心娃哈哈的死活,只是乐于看到富二代们“人设”崩塌,这样就能证明他们“众人皆醉我独醒”。

还有一些人,可能是公司里的某些老臣子。宗馥莉接手的这几年,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动了不少人的奶酪。如今她这一走,那些之前被她砍掉的低效经销商、被边缘化的老派管理层,估计都松了口气。他们不用再看宗馥莉脸色行事,又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舒适区。但这些人的目光是短视的,企业不进则退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震荡,毕竟“前有追兵,后有猛虎”。

宗馥莉辞职,谁最难过?一定是那些娃哈哈的忠实用户和真正关心中国民族品牌的人。也许,宗馥莉不是完美接班人,但她代表一种愿意啃硬骨头,把父辈的产业现代化、品牌化的年轻人。当一个企业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时候,那这个企业就会处于危险的边缘,也许很多年我们会发出这样的慨叹“XXX可惜了”。

更难过的,是那些新引进的年轻员工。宗馥莉在时,公司多少有点“新气象”。她敢用年轻人,愿意听新想法,让一些有冲劲的员工看到希望。她一走,企业大概率回归保守,论资排辈、流程僵化可能卷土重来。年轻人熬出头的机会,可能变得渺茫了。

说到底,宗馥莉辞职,不是一个人的进退,而是一个企业在十字路口面临的不同选择,到底是往前还是往后,往左还是往右,结果到底如何,也许只有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子含评科技

子含评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