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把中美贸易的焦点对准了大豆。 当地时间 10 月 9 日,他在白宫记者会上拍着胸脯说,等本月晚些时候跟中国高层会晤完,中国肯定会恢复买美国大豆。 “大豆这事,我看会有不少进展,” 他说得挺笃定,“中国有要跟我谈的,我也有,大豆必须算一个。” 可隔天 10 月 10 日,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就把他的底气戳没了。 数据显示,从 2025 年 5 月到现在,中国一粒美国大豆都没买过,这还是近 30 年头一回。 今年 1 到 8 月累计才进口 580 万吨,比去年同期少了快 80%,去年这时候可是 2800 万吨。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也跟着跌,10 月 12 日盘中跌到每蒲式耳 12.3 美元,今年以来已经跌了 18%。 美国的大豆仓库现在快堆爆了。 艾奥瓦州的仓储商说,当地仓库都用了 96%,新收的大豆只能露天堆着,盖块防水布就算完事。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直言,要是 11 月前还没订单,超过 20% 的豆农得破产。 中国不是不买大豆,只是换了地方。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 10 月 9 日说,今年 1 到 10 月,巴西已经给中国运了 8000 万吨大豆,占巴西出口总量的 79.9%。 单 9 月一个月,就有 650 万吨巴西大豆运到中国,占当月中国进口量的 93%。 阿根廷也趁机抢市场,今年对华出口量比去年多了 42%,现在南美三国占了中国大豆进口的 95% 以上。 美国豆农自己找销路,可根本没用。 艾奥瓦州的豆农金德里德带着样品跑柬埔寨、越南,结果发现这些地方一次买的量,还不到中国订单的十分之一。 现在化肥、柴油价因为关税涨了 30%,人手不够又让收割成本增加,不少农场都想着明年少种点大豆。 特朗普之前说要给补贴,结果成了空话。 从 9 月开始,他好几次说要从关税收入里拿 150 亿美元救农民。 但美国农业部前首席经济学家格劳伯说,现行法律规定直接农业补贴最多就 3.5 亿美元,跟预计的 450 亿美元损失比,根本不够看。 更糟的是,联邦政府因为两党吵得凶停摆了,75 万员工没工资,新的补贴法案连审都没法审。 大豆这事,现在已经变成政治压力了。 伊利诺伊、艾奥瓦这些农业州,本来是特朗普的票仓,最新民调显示,这些州支持他的人从去年的 52% 降到了 43%。 俄亥俄州一个第七代豆农说:“我们成了谈判的筹码,这么牺牲,啥也没换来。” 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关税是没法买美国大豆的关键。 现在美国大豆进中国,要交 34% 的综合关税,包括 25% 的报复性关税和 9% 的增值税。 国内一家粮食贸易公司的负责人算过账,美国大豆到岸价,比巴西大豆每吨贵 280 元,完全没价格优势。 “不是我们不想买,是关税让美国大豆不值这个价,” 这位负责人说,“除非关税降了,不然恢复采购根本不可能。” 特朗普想拿别的事施压,反而把自己套住了。 就在他说大豆的前一天,中国商务部 10 月 9 日发布了稀土出口新规,把境外加工的产品也纳入管制,正好打在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软肋上。 特朗普威胁要加码限制中国电子产品进口,可美国消费电子协会马上反对,说这么做会让本土家电涨价,通胀又得反弹。 10 月 31 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成了双方较劲的关键时候。 特朗普想把大豆问题和市场准入绑在一起谈,用硬压的方式逼中国让步。 10 月 10 日,他还在 Truth Social 上发帖说 “会晤好像没必要了”,接着又改口说 “可能会举行”,想靠这种反复拿捏主动。 但市场不买账,帖子发出去后,大豆期货价又跌了 1.2%,显然投资者不信他能谈成。 这事的本质,就是贸易规则和政治算计在打架。 特朗普想靠大豆撬动整个谈判,却忘了贸易得互利共赢。 中国买谁的大豆,看的是市场规律,不是政治压力;美国豆农的麻烦,根源就是关税破坏了市场平衡。 离新一季大豆集中上市只剩两周,特朗普没多少时间了。 要是没法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前把关税调下来,美国大豆可能就彻底丢了中国市场。 巴西已经和中国签了长期供货协议,阿根廷也在扩建港口,准备接更多订单。 对特朗普来说,大豆贸易不只是农业的事,还关系到能不能保住票仓,怎么在硬气和实际利益之间找平衡,成了最难的事。 10 月 12 日,美国大豆协会已经派人提前去韩国,想在峰会期间跟中方私下谈谈。 拉格兰接受采访时承认,“取消关税是恢复贸易的唯一办法”。 市场都在等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结果,但对很多美国豆农来说,就算谈成了,今年的损失也补不回来了。 这场因为关税闹出来的大豆危机,早就不只是贸易的事,成了检验全球市场格局的一面镜子。 信源:特朗普着急卖大豆,恳请中国多买点:中国为啥不上钩?-哔哩哔哩
特朗普该死心了,这次中国不会再给美国出尔反尔的机会。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一位名叫贾
【5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