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惨遭欧洲抛弃?默克尔采访时爆料:俄乌冲突幕后推手正是波兰!
此前俄媒放出消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接受某匈牙利媒体采访时表示:她在2021年时曾与马克龙制定了一个所谓“欧盟-俄罗斯新谈判模式”。
该模式旨在恢复自“第一次乌克兰危机”后便不断恶化的俄欧关系,并避免俄欧间爆发直接冲突。但该模式遭到波兰,还有波罗的海三国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落地。
更有趣的是,波兰在否决这一模后,就开始挑动乌克兰极端势力继续深入在乌东地区的暴行,最终导致这一轮的俄乌冲突。而默克尔的表态,无异于指责波兰是俄乌冲突的主要“幕后推手”之一。
从逻辑上来说,默克尔不像是乱说话,因为波兰和俄罗斯确实有很深的历史矛盾,这个矛盾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
当时雄踞东欧的基辅罗斯公国因内斗衰落,又正值蒙古大军西征加速了基辅罗斯公国消亡。等该国灭亡后,莫斯科大公国趁势崛起,并举起东斯拉夫人大旗,而莫斯科公国也是现代俄罗斯的前身之一。
但在莫斯科大公国崛起的中前期,正好是波兰的扩张期,后来波兰还和立陶宛合作建立所谓“波兰-立陶宛联邦”。
该国曾是16、17世纪欧洲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曾一度控制了部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土地。正因如此,波兰-立陶宛联邦也是当时俄罗斯最主要的对手之一。
可后来随着沙俄的崛起,波兰-立陶宛联邦逐步衰落。比如在17世纪中期,沙俄就击败了波兰,并成功兼并第聂伯河以东的属于波兰的领土。
到18世纪中后期,波兰更是成周围强国案板上的鱼肉,1772年曾被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瓜分,在之后的30年内波兰又先后经历两次瓜分,最终于1795年正式灭国。
而在瓜分波兰的过程中,俄罗斯显然是起到主要作用。据统计,俄罗斯当时夺夺的领土占到原波兰领土的60%以上,而普鲁士、奥地利占据的原波兰领土加起来才仅有30%多。
一战期间,因俄罗斯帝国分崩离析,波兰一度复国,但在二战初期波兰再度战败被分。虽然二战最终以德国失败告终,但继承沙俄的苏联却在战后于波兰扶持起亲近自身的政权。
但哪怕是在给苏联当卫星国时,仍有大批波兰人对苏联不满,由此爆发了包括波兹南事件在内的一系列抵抗运动。后来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波兰建立第三共和国。
而该国也由于之前历史政治原因,敌视取代苏联主体的俄罗斯,甚至这种敌视持续到现在。
在去年,波兰总统杜达在与当时北约秘书长会面时曾公开表示:波兰历史上曾多次被沙俄、苏维埃俄国等俄政权占领,所以很清楚被俄罗斯统治意味着什么,现在的波兰人一听到“俄罗斯世界”这个词就感到害怕。
这种表态,充分体现波兰对俄罗斯的敌意。那默克尔现在说波兰政府在背后影响俄乌,确实存在可能。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默克尔到底为何现在要这么说?
——毕竟波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也是默克尔之前领导德国时重要的战略盟友。
默克尔此时在公开场合批评波兰的对外政策,甚至说它是俄乌冲突的幕后推手,无疑会给盟友国的形象带来不利影响,这不管怎么看都是“背叛”。
可默克尔的行动看似荒谬,却是在为德国,乃至大部分欧盟成员国利益着想,因为俄乌冲突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
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在不断降低,虽然近期因俄美关系变化,美国似乎又给了乌克兰援助,但援助力度完全不如拜登时期。而欧盟又无力独自承担起对乌克兰的支持,这就导致俄乌冲突的胜利天平正向俄罗斯倾斜。
而且欧盟内部一些国家也在推动俄乌和谈,与俄罗斯恢复关系,比如匈牙利——在这样的情况下,俄乌冲突结束是大势所趋,但波兰却出于国家战略着想,试图拖着欧盟继续与俄罗斯对抗。
比如今年1月,波兰接替匈牙利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时,就提出“安全欧洲”的口号,当时波兰还强调:将确保安全为所有欧洲基本事务基石的决心。
后来波兰外交部长甚至表示:在波兰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内将实现四大目标,其中第一个就是要争取欧盟对乌克兰持久和坚定不移的政治、军事和财政支持,并对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
最近两月,波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再度恶化,波兰军方一度对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接壤的地区实行空中管制。
所以9月,白俄罗斯外长雷任科夫就在参加节目时说道:波兰正通过升级紧张局势,迫使欧盟划拨近500亿欧元的资金,而这笔钱即将被瓜分,这无疑是炮轰波兰正试图利用现有政治身份,绑定整个欧盟。
但这并不符合大多数欧盟成员国的利益,包括德国,也会让其他欧盟成员国面临“到底是继续支持波兰和俄罗斯对抗,还是顺应大势结束俄乌冲突与俄罗斯恢复关系”的难题。
而默克尔现在的表态,是否代表德国政府、最起码是部分德国政客已经做出选择?他们可能会放弃波兰。现在德国还是欧盟的核心力量,如果德国战略改变,确实有可能会推动整个欧盟的政策改变,而这对波兰来说或许也是巨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