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大道小米自燃有一次把车门碰撞起火推到了风口浪尖。现在有几点信息需要/可以

品俭 2025-10-13 12:36:33

成都天府大道小米自燃有一次把车门碰撞起火推到了风口浪尖。

现在有几点信息需要/可以明确:

1、是不是超速行驶。虽然有一些视频流出,但比对看,好像又不是同一起事故。

2、可以明确,有多名(≥3名)人员尝试过开启车门,但都没有成功。

3、可以明确,事故车辆是小米SU7 Ultra(根据尾翼+前盖),这已经是小米SU7的后期版本。

可能有人说,小米SU7 Ultra不是全影藏式的呀,怎么就拉不开呢?

其实按图1这个造型,它也不能证明完全是机械式的。事实上,这个感官上的“机械式”,它本质上还是电子门把手。只不过呢,现在小米SU7 Ultra车内是有机械拉手的,并且由于之前某起事故的原因,还添加了“应急机械拉手”标识(见图2)。但看情况,很有可能当时驾驶员已经昏迷,或者丧失行动能力了,所以只能靠车外人员开门。

根据碰撞情况看,车子应该没有经历严重的车身溃缩,按道理,不应该伤及备用电瓶。但在这种情况下,车门依然未能及时解锁。

我担心,这不是电瓶的问题,有可能是门把手的机械结构出现故障。我们知道,电子门把手,也不是全电子的,本质上是用电子的方式实现部分的机械动作。我怀疑不是电瓶坏了,是门锁装置,在很大的g值下,可能哪里故障了....

如果碰撞车速太高,会不会破坏了门锁结构呢?

举例来说吧,最新的车门把手国标,是有明确门把手的振动冲击加速度。现在这份标准的加速度峰值g值,是在30g-36g区间,这个g值还不算特别大。我估计新国标这个g值是考虑到了C-NCAP的50km/h正碰来的,C-NCAP 50 km/h 正面碰撞中,车内假人加速度值通常在 20g–40g 区间。

大家不要觉得意外,怎么加速度g还能破坏机械机构?

其实这个问题很普遍的。比如说,我就看过一个挂在枪上面的传感器,要做它的冲击测试,就是瞬间提供一个很大的加速度g值,看这个电子零件会不会故障。

所以呢,其实很多车企都明白,这个数据是控制下限,不能真按这么低的要求来。现在汽车的动力都很强,新能源动不动就四五百匹,车重上2吨的也不少,碰撞g值伤害是很大的。

大家再等等看吧,希望这次事故调查结果快点出来。

0 阅读:169
品俭

品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