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的导火索找到了!10月3日外媒爆料,德国”铁娘子”默克尔竟当众表示,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对冲突爆发——负有部分责任,并且她还把矛头直接指向了4年前的一场“秘密集会”! 默克尔执政时期,德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她推动欧盟应对金融危机,并在能源政策上与俄罗斯合作密切。她的外交风格注重务实,与多国领导人建立联系,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 她卸任后,出版回忆录,分享从政经历,并偶尔接受媒体采访,讨论国际事务。默克尔被视为欧洲政坛重要人物,她的决定影响了欧盟对俄政策方向。 2021年,欧盟理事会会议成为默克尔外交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那年6月,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集结军队,规模达数万人,包括坦克和火炮,这引起欧盟内部警觉。 默克尔注意到普京对《明斯克协议》的态度转变,该协议原本旨在解决乌克兰东部问题,但执行中存在诸多障碍。 《明斯克协议》于2014年和2015年签署,涉及乌克兰、俄罗斯和欧安组织,旨在实现停火和政治对话,但俄罗斯支持的分离势力持续冲突,导致协议难以落实。 默克尔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讨论后,提出欧盟建立新对话机制,直接与普京沟通,以缓解紧张局势。这一提议基于她长期与俄罗斯打交道的经验,认为面对面谈判能避免进一步恶化。 欧盟理事会包括所有成员国领导人,决策需共识。 波兰率先反对,认为这会削弱对俄罗斯的压力。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也加入反对阵营。 这些国家历史上有被苏联占领的经历,对俄罗斯扩张敏感。他们担心新机制会让欧盟显得软弱,鼓励俄罗斯进一步行动。四国形成统一立场,阻挡提议通过。 默克尔后来指出,这次反对导致对话渠道关闭,与随后冲突爆发有关联。俄罗斯方面则通过媒体表示欧盟缺乏一致性。乌克兰边境局势继续升级,情报显示更多军事装备到位。 几个月后,默克尔卸任,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东欧国家坚持认为他们的判断正确,德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俄罗斯野心。 默克尔强调,缺少外交空间是问题根源。这次事件暴露欧盟内部分歧,东欧国家基于历史经验倾向强硬,而德国和法国追求平衡。 北溪2管道项目也加剧矛盾,该项目连接德国和俄罗斯,绕过乌克兰和波兰,东欧国家视之为能源依赖风险。默克尔推动该项目,认为它是经济合作,但批评者指责它增强俄罗斯影响力。 2021年6月,普京宣布管道建设进展,东欧国家呼吁终止。默克尔在采访中提到,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害怕欧盟无法统一对俄政策,导致提议搁置。 俄罗斯发言人佩斯科夫赞同默克尔观点,称欧盟被东欧国家政策绑架。波兰前总理莫拉维茨基称默克尔是普京游说者,指责她让欧洲依赖俄罗斯能源。 爱沙尼亚外长茨赫克纳强调,俄罗斯全责源于帝国主义野心。拉脱维亚前总理卡林什批评默克尔误判俄罗斯本质。立陶宛官员也否认默克尔说法。 默克尔在2025年10月3日匈牙利媒体采访中重提此事,称2021年提议被阻挡是关键。她表示,当时感受到普京不重视《明斯克协议》,需要新格式的直接对话。 但东欧国家反对,因为担心政策不统一。默克尔认为,这导致欧盟无法集体回应俄罗斯行动。采访发布后,引发东欧国家反弹。 波兰政界右翼议员强烈反应,指责默克尔推卸责任。拉脱维亚议员科尔斯称默克尔言论荒谬且不体面,这些国家多年来警告她俄罗斯威胁。 爱沙尼亚官员重申俄罗斯独自负责战争,源于不愿接受苏联解体。 默克尔回忆录中辩护政策,称《明斯克协议》给乌克兰时间增强实力。批评者指出,协议期间俄罗斯违反条款,造成数千乌克兰士兵伤亡。 默克尔2008年阻挡乌克兰加入北约,也被视为助长普京野心。波兰议员比兰称默克尔手上沾血,应保持沉默。默克尔坚持外交对话必要性,认为军事增强同时需考虑外交。 欧盟法院最近裁决涉及乌克兰口号,但与此无关。俄罗斯媒体报道默克尔言论,支持其观点。匈牙利媒体采访中,默克尔讨论从政生涯,包括对俄政策。 她称东欧国家阻挡导致外交失败。波兰大使马吉罗夫斯基澄清媒体扭曲默克尔话语,但多数东欧官员视之为指责。默克尔卸任后,德国政策转向,支持乌克兰更多。 欧盟决策需平衡不同的观点。俄乌冲突根源复杂,涉及历史、地缘和经济因素。《明斯克协议》虽减缓冲突,但未解决核心问题。 默克尔提议旨在统一欧盟声音,但失败暴露裂痕。2025年采访让旧事重提,引发跨国讨论。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重申警告俄罗斯意图。默克尔坚持对话价值。 这场辩论反映欧洲对俄认知差异。
俄乌冲突爆发的导火索找到了!10月3日外媒爆料,德国”铁娘子”默克尔竟当众表示,
古凌国际
2025-10-14 19:44:58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