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直盯着中国手里的美债,希望中国能大规模抛售,但中国并没有按他们想的来。相反

史鉴奇谈 2025-10-15 10:03:11

美国一直盯着中国手里的美债,希望中国能大规模抛售,但中国并没有按他们想的来。相反,中国不仅在稳定美债持有量,还在低调增加黄金储备,这种操作直接让人民币有了双重保障。   中国手里握着的美债规模,这些年一直稳在八千多亿美元上下,没大减也没大增。美国经济这两年不太平,通胀反反复复,美联储一会儿加息一会儿又放风要降息,美债收益率跟着上下跳,不少国家都在悄悄抛美债避险,中国却能稳住持仓,这操作本身就透着门道。   美国总觉得中国会靠抛售美债施压,可中国心里门儿清,美债是手里的牌,但不是唯一的牌,更犯不着跟美国硬刚。真要是大规模抛美债,先不说会不会砸了自己手里的资产,还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这不符合中国稳扎稳打的风格。   就在美国盯着中国美债持仓的时候,中国悄悄干了件更实在的事——加黄金储备。而且不是偶尔加一点,是连续好多个月都在增持,现在中国的黄金储备量已经排到全球前列了。   可能有人会问,持有美债不也能赚钱吗?为啥还要费劲买黄金?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美债背后是美元信用,这些年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印钞机开得停不下来,美元贬值的风险越来越大,手里的美债说不定哪天就缩水了。黄金不一样,它是硬通货,不管经济怎么波动,不管哪个国家货币贬值,黄金的价值都在那儿摆着,从来都是避险的硬家伙。   中国一边稳住美债,一边加黄金,等于给人民币上了双重保险。以前国际上认美元,不少国际贸易都得用美元结算,可现在人民币要走出去,得有东西撑场面。美债能维持一定的流动性,跟其他国家做交易的时候能用上;黄金则是实打实的信用背书,让其他国家觉得用人民币放心,毕竟背后有黄金兜底,不是虚的。   就拿国际贸易来说,以前中国跟一些国家做生意,得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再用美元付款,中间绕一圈不说,还得承担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现在有了黄金储备做支撑,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尤其是那些也有大量黄金储备的国家,大家都认黄金,用人民币交易心里有底。   美国其实也清楚黄金的重要性,可他们现在的情况有点尴尬。美国自己的黄金储备不少,但这些年经济压力大,想动又不敢动,毕竟黄金是美元最后的信用支撑之一。看着中国不断增持黄金,美国心里肯定不踏实,因为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慢慢提升,美元的霸权地位正在被一点点削弱。   中国增持黄金也不是盲目买,而是有规划地布局。比如在国际黄金价格相对低的时候多买一些,既降低成本,又能稳步提升储备量。而且中国买黄金不是只盯着国际市场,国内也在大力发展黄金产业,从开采到冶炼再到储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样不管国际市场怎么变,都能保证黄金储备的稳定。   再看美债这边,中国保持持仓稳定,也是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美债目前还是全球流动性比较好的资产,手里留一部分,在需要的时候能快速变现,应对国际支付需求;另一方面,也能避免跟美国在金融领域发生直接冲突,毕竟现在中美经济联系还比较紧密,完全抛开美债也不现实。但中国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大量增持美债了,而是保持一个合理的规模,不让自己被美债绑住手脚。   现在这种双重保障的效果已经慢慢显现出来了。比如在一些大宗商品交易中,像石油、铁矿石这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人民币结算,其中不少交易都跟黄金挂钩,本质上就是认可了人民币背后的黄金信用。还有一些国家看到中国这样操作,也跟着学,开始增持黄金、减少对美元和美债的依赖,这在无形中也削弱了美元的影响力。   美国想让中国大规模增持美债,其实是想让中国帮他们分担经济压力,可中国有自己的节奏,不会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稳住美债是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和国际流动性,增持黄金是为了夯实人民币的信用基础,这两步棋走得又稳又准,既没得罪美国,又悄悄提升了自己的金融实力。   说到底,中国这么做不是为了跟美国对着干,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现在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单一依赖美元和美债的风险越来越大,中国提前布局黄金储备,加上稳定的美债持仓,等于给中国经济装上了“双保险”,不管未来国际金融市场怎么波动,都能有足够的底气应对。

0 阅读:8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