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四川一16岁女孩为了帮哥哥还债,辍学外出打工,不惜陪伴老板24年,没

晨曦初照映心暖 2025-10-15 13:57:42

1994年,四川一16岁女孩为了帮哥哥还债,辍学外出打工,不惜陪伴老板24年,没想到老板后来大手一挥,女子身价直接暴涨到125亿,本人更是被称为“最牛服务员”。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8年,杨利娟出生在四川简阳的乡下,家里有两个哥哥,她是最小的孩子,小时候被家人疼爱着,日子过得安稳。 可16岁那年,家里的平静被打破了——两个哥哥做蜂窝煤生意,没摸透市场就贸然投入,最后不仅赔光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 催债的天天上门,家里值钱的东西卖得差不多了,杨利娟看着愁眉不展的父母,咬咬牙决定辍学打工,帮家里还账。 一个没学历、没经验的16岁姑娘,找工作并不容易。 她跑了好几家地方都被拒,最后只能去镇上的小饭店当服务员。 活儿又杂又累,端盘擦桌、洗碗传菜,从早忙到晚,可杨利娟没抱怨,干活格外认真。 客人有需求她第一时间回应,还主动帮同事搭手,老板看她踏实,慢慢给她涨工资,没多久她月薪就到了120元,比当时普通服务员的80元高出不少。 也就是这时候,简阳开了家“海底捞”,老板是张勇和他妻子舒萍。 那时海底捞还是小门面,张勇想找踏实人一起干,常去其他饭店物色。 一次他去杨利娟所在的饭店吃饭,注意到这个忙前忙后的姑娘——干活快、会安抚客人,还帮同事解决麻烦,一点不像新手。 张勇问了她工资,得知是120元后,就邀请她去海底捞,承诺月薪160元。 160元是笔不小的数,但杨利娟念及现老板的收留之恩,拒绝了。 没过几个月,杨利娟所在的饭店要迁去广州,她考虑到家里在简阳,只能辞职。 没工作的她想起张勇,找上门说明来意,张勇欣然同意,还是给了160元月薪。 17岁的杨利娟,就这样走进了海底捞。 刚到海底捞,杨利娟还是做服务员,这里节奏更快,她一开始不适应,却咬牙坚持。 她服务依旧贴心:客人爱吃辣就备酸梅汤,带小孩就拿玩具,甚至主动帮客人捡掉在地上的东西。 张勇重视员工学习,给她挑了本讲服务员忠诚度的书,杨利娟虽疑惑,还是认真读了,慢慢把书中道理用到工作中,服务更有条理。 张勇对杨利娟越来越信任。 一次,杨利娟被债主催还800元,急得没办法,张勇得知后直接帮她还了,还不让她从工资扣,说这是奖金。 这件事让杨利娟把海底捞当第二个家,对工作更上心,加班到深夜也毫无怨言。 因为表现突出,杨利娟晋升很快:从服务员到配料师、上菜员,几乎每年换岗位,半年升一级。 21岁时,她成了海底捞店长。随后,张勇派她去西安开拓市场,西安对她是陌生地,张勇送她时叮嘱有困难就说,杨利娟承诺会做好。 到了西安,杨利娟从零开始:找店面、招人培训,还带着员工发传单,忙得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体重最轻时才80斤。 遇到醉酒小混混闹事,她也不怕,挡在前面维护门店。 慢慢的,西安海底捞生意好了起来,没辜负张勇的信任。 2002年,杨利娟被调去北京。 北京餐饮竞争激烈,她推了“日清周结”——每天整理账目和客人反馈,每周总结改进;还搞“股权激励”,让老员工有股份,干活更有劲。 这办法很管用,北京海底捞门店越开越多。期间不少企业开百万年薪挖她,都被她拒绝了,她觉得自己的成就离不开海底捞和张勇。 2008年,杨利娟成了海底捞唯一的副经理,管着近万名员工,跟着张勇学管理。 张勇不直接给答案,而是让她自己琢磨,培养她独当一面的能力,两人更像师徒。 2018年,海底捞在香港上市,敲钟时杨利娟站在张勇身边。 上市后,张勇身价涨至600多亿,杨利娟因张勇给的股份,身价也达30亿,从农村姑娘变成亿万富豪,却依旧踏实,常去门店了解情况。 2021年,海底捞遇危机,预计亏损38亿到45亿,每天亏1000多万。 杨利娟推出《啄木鸟计划》,关掉不赚钱、不合标准的门店,优化服务和成本,慢慢止住亏损。 2022年,44岁的杨利娟接过张勇的接力棒,成了海底捞CEO。 她在海底捞干了27年,从服务员到CEO,每个岗位都干过,每个难题都解决过,撑起了这家千亿企业。 如今她还是常去门店,说自己永远是海底捞的“服务员”。

0 阅读:44
晨曦初照映心暖

晨曦初照映心暖

晨曦初照映心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