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

非常盘点中 2025-10-16 10:31:45

2025年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目。以旅游或商务目的赴菲、行程不超14天的中国公民可在线申请,但只能从马尼拉或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入境。菲方称此举是为了加强民间交流和促进合作,但明眼人都看出,这背后是菲律宾旅游业撑不住的无奈之举。 先说说中国游客当年有多 “金贵”,2019 年那会,一年就有 170 多万中国人往菲律宾跑,实打实的第二大客源国。这些游客可不是只去长滩岛晒晒太阳就走,买特产、吃海鲜、住酒店样样不落,人均花一千多美元,直接贡献了菲律宾旅游收入的五分之一还多。 那时候马尼拉的商场里满是中文导购,宿务的海鲜市场老板都能说两句 “便宜点”,靠着中国游客的消费,多少菲律宾家庭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可现在再看这光景,简直是冰火两重天。菲律宾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中国游客才来了 73013 人次,连 2019 年同期的零头都不够,直接从第二大客源国跌到了第六位。哪怕 2024 年初有过 235% 的同比增长,1-2 月也才 8 万多人次,跟疫情前的盛况根本没法比。 要知道旅游业占了菲律宾 GDP 的 6.2%,还扛着 500 多万个就业岗位,占总就业人口的 11% 呢。8 月份菲律宾失业率刚回落到 3.9%,服务业又是吸纳就业的主力,要是中国游客再不来,这些岗位怕是要保不住,到时候民生压力可就大了。 更让菲律宾着急的是,周边东南亚国家都在抢中国游客这块肥肉。2025 年东南亚预计能吸引 1.2 亿国际游客,旅游收入突破 3500 亿美元,人家越南、泰国早就放开了签证限制,菲律宾要是再不跟上,这块蛋糕就没它的份了。 这次恢复电子签还特意限定马尼拉和麦克坦 - 宿务两个机场入境,其实也是有私心的。宿务正在建跨海大桥,马尼拉有南北高速连接线,这俩地方都是中国交建重点投资的区域,先把游客引到基建项目周边,既能带动消费,也能让中国投资者看看当地的活力。 光旅游业着急还不够,菲律宾的经贸盘子更离不开中国。中国早就坐稳了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2022 年 1-10 月两国贸易额就达 727 亿美元,菲律宾的电子产品、矿产品出口得靠中国市场,进口也少不了中国的工业品。 2025 年 7 月菲律宾出口虽然涨了 17.3%,但贸易逆差还在那儿摆着,比索汇率也没多坚挺,10 月份 1 比索才换 0.1228 人民币,要是能靠旅游和商务交流多赚点外汇,比啥都实在。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的投资筹码,菲律宾政府债务占 GDP 都超过 60% 了,根本没钱搞基建,只能靠 PPP 模式拉外资。中国交建早就成了香饽饽,又是建达沃 - 萨马尔岛跨海大桥,又是修马尼拉南北港大桥,还打算搞菌草产业园,这些项目能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 马科斯政府心里门儿清,想让中国企业加大投资,就得先把商务往来的门槛降下来。毕竟那些跟着项目来的中国工程师、商务代表,总不能每次办签证都折腾半天,电子签一恢复,商务考察、项目对接都方便多了。 就连菲律宾的农民都盼着中国游客和商人来,达沃的榴莲农户靠着出口中国,收入直接翻了三倍,以前愁卖不出去的榴莲,现在成了 “致富果”。随着 RCEP 红利释放,更多菲律宾水果、海鲜要进中国市场,这时候放宽签证,既能让中国采购商实地考察,也能让游客尝到新鲜货,反过来又能拉动出口,简直是连环棋。 说来说去,菲律宾这步棋走得挺精明,但也藏不住背后的无奈。要是 2019 年那样的游客量能回来,旅游收入补上缺口,就业稳住了,外资也源源不断进来,哪儿用得着急着恢复电子签。现在限定两个机场入境,看似有条件,实则是怕步子迈太大收不住,先试试水看中国市场的反应。 所以别听什么 “加强民间交流” 的漂亮话,菲律宾这是给自家经济找活路呢。旅游业要救,贸易要稳,投资要拉,这电子签就是块敲门砖。要是中国游客真能回去,马尼拉的商场怕是又要添中文标识,宿务的海鲜老板估计得重学中文砍价话术,毕竟谁跟钱过不去呢?

0 阅读:25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