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防部正式宣布! 2025年10月15日,荷兰国防大臣布雷克曼斯在北约防长会上正式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一项价值9000万欧元的专项军援,专门用于购买侦察和打击无人机计划。 这事儿看着是笔单次援助,其实细琢磨全是荷兰算得明明白白的战略账,既不是头脑一热的冲动之举,更不是单纯的"送钱",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早从冲突开始,荷兰在对乌支持里就属于欧洲的积极分子,2024年一年就砸了30亿欧元军援,2025年的财政预算里还特意留了30亿欧元的援乌专项款,这次的9000万欧元不过是常规操作的延续,几天前他们刚宣布过2亿欧元的支持计划,等于短时间内连补两波血。 这种持续输出背后,首先是看准了战场的真实需求,现在的俄乌前线,无人机早就不是辅助工具,而是能左右局部战局的关键角色。 俄乌双方早就把无人机玩出了花,从冲突初期改民用四旋翼机扔手榴弹,到后来发展出能炸坦克的自杀式机型,再到现在用光纤制导的型号躲电子干扰,技术迭代快得惊人。 乌军之前就靠廉价的第一视角无人机,把俄军价值不菲的"猎户座"无人机给撞下来过,那可是俄军为数不多的察打一体主力机型,起飞重量一千二百公斤,续航二十四个小时,性能跟美军的经典无人机不相上下,却栽在了成本几百美元的小家伙手里。 更关键的是成本差太悬殊,用德国的防空导弹打无人机,一枚就得七十八万欧元,够买上千架攻击型无人机,这种大炮打蚊子的亏谁都不想吃,荷兰直接送无人机,等于是给乌军送来了最划算的战场手术刀。 再往深了说,这波操作还踩着北约的节奏。美国刚联合北约搞了个"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本质就是让欧洲盟友出钱,买美国武器送乌克兰,美国防长在会上直接催着盟国"捐得更多、买得更多"。 荷兰这次跳出来,正好成了这个新机制的标杆,要知道北约秘书长吕特可是荷兰前首相,在荷兰政坛人脉极深,这种时候荷兰出头,等于帮自家前领导人拿了份漂亮的首份成绩单,在北约内部的话语权自然水涨船高。而且不光荷兰,德国、瑞典这些国家也跟着宣布了新援助,荷兰抢在前面,等于在欧洲的援乌阵营里站稳了"带头大哥"的位置。 当然,荷兰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作为欧洲的贸易大国,欧洲周边的安全和航路畅通直接关系到它的经济命脉,要是战火真往西边蔓延,受损的可是自己的生意。 更聪明的是,荷兰的军援一直跟自家军工发展绑在一起,之前又是送 F-16 战机,又是砸四亿欧元帮乌克兰建海上无人机能力,这次接着聚焦无人机,明显是想把俄乌战场当成自家军工技术的试验场,既帮了乌克兰,又能借机提升自家军工水平,还能整合北约的防务体系,简直是一石三鸟。 俄罗斯那边肯定不高兴,但荷兰显然算过账,这种精准援助既能让乌克兰在前线顶住,又不会把自己直接拖进冲突,比送坦克导弹安全多了。毕竟之前送 F-16 都没出乱子,现在送无人机这种"轻武器",风险更低却效果更直接。 加上荷兰手里还有30亿欧元的预留资金,这 9000万不过是个开始,后续大概率还会有新动作,毕竟在北约的协同框架下,跟着美国的节奏走,既能抱大腿又能赚声望,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荷兰可不会错过。
10月17日法新社刚报道,美国务卿鲁比奥就跳出来说中国制裁韩华海洋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