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是斗不赢中国,从本质上讲,是苏联先对不起中国,才导致失去了中国这个潜力最大的“朋友”。 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的中苏还是称兄道弟的“老大哥”和“小兄弟”,苏联帮着中国建工厂、教技术,中国也跟着苏联在国际上站队。可到了1958年,苏联的野心就藏不住了,赫鲁晓夫突然提了个要求,想在中国建长波电台,还要跟中国搞“共同潜艇舰队”。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哪是合作啊,分明是想把军事爪子伸到中国来,让中国的国防得听他的。中国当然不能同意,长波电台可以合建,但得中国说了算;联合舰队直接就拒绝了,国防主权哪能随便分给别人?就因为这事儿,苏联心里的疙瘩就结下了,觉得中国“不听话”。 没过多久,苏联又干了更伤感情的事。1959年中印边境起了冲突,按说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算不帮中国,也该中立吧?可他们偏偏发表声明帮着印度说话,把中苏的分歧摆到了全世界面前。 到了1960年7月,更绝的来了,苏联突然照会中国,要把在华的全部专家都召回去,还撕毁了几百个经济技术合作协议。那时候中国正处经济困难时期,好多工厂刚建到一半,专家一撤走,图纸、技术全断了,多少工程都停了摆,这损失大了去了。这哪是朋友能干出来的事?分明是故意给中国使绊子。 意识形态上的争吵更把关系推向了决裂。赫鲁晓夫上台后搞“去斯大林化”,还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能“和平共处”,中国觉得这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老规矩,是向西方妥协。两边从私下争论变成公开骂战,苏联在报纸上发表公开信攻击中国,中国就写了九篇评论文章一一反驳,也就是有名的“九评”。到后来,1964年苏联国防部长在国宴上都敢挑衅,说要搞掉“任何的毛”,这已经不是分歧了,简直是撕破脸的侮辱。 苏联大概从没想过,失去中国这个“朋友”,会让他在跟美国的较量中栽这么大的跟头。首先是战略上被架住了。以前苏联能集中精力在欧洲对付美国,中苏闹僵后,苏联不得不把大量军队调到中苏边境,光是远东地区就部署了百万兵力、几千辆坦克。西边要盯着北约,东边要防着中国,这就成了“两线作战”的局面,兵力和资源一下子被摊薄了。美国一看这机会,立马调整策略,后来还跟中国缓和关系,等于给苏联套上了更紧的枷锁。 经济上的损失更没法算。五十年代苏联能从中国获得大量的农产品和矿产,中国的市场也能消化苏联的工业产品,双方互补性极强。关系破裂后,这些合作全没了,苏联想在亚洲搞经济扩张都没了支点。 更要命的是,为了维持边境的军事对峙,苏联每年要多花几百亿卢布军费,本来就偏重军事的经济结构更畸形了,民生领域的投入一减再减,老百姓怨声载道。而中国靠着自力更生,反而慢慢建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不再受苏联牵制。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更是让苏联元气大伤。以前苏联能靠着“老大哥”的身份拉着一群国家跟美国对抗,中国脱离后,不少国家开始看清苏联的霸权嘴脸,像阿尔巴尼亚就公开站到中国这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搞自主外交。苏联的号召力一落千丈,再也没法形成合力跟美国抗衡。美国趁机在全球扩张势力,苏联却因为内部阵营散了架,处处被动。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过了两天天,正好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苏联亲手把中国这个最有潜力的朋友推远,自己给自己树了个强敌,还把冷战的担子挑得更重了。后来苏联跟美国搞军备竞赛,越耗越虚,到最后解体,追根溯源,失去中国这个关键盟友,绝对是最致命的一步错棋。 说到底,苏联不是输在军事不如美国,而是输在太傲慢,把朋友当棋子,非要用霸权压人。中国从来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你对不起我,我就不会再跟你一条心。失去了中国这个东方的支撑,苏联在跟美国的博弈中就成了孤家寡人,再强的力气也架不住腹背受敌、众叛亲离。这道理放到什么时候都一样,交朋友得真心实意,耍小聪明、算计别人,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台湾时评人黄征辉呼吁:若大陆满足“两个条件”,台湾应尽快与大陆统一。第一个条件是
【76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