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塔利班在喀布尔市中心庆祝在与巴基斯坦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塔利班举着从巴军哨

史鉴奇谈 2025-10-18 14:03:34

阿富汗塔利班在喀布尔市中心庆祝在与巴基斯坦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塔利班举着从巴军哨所缴获的几杆枪和从被俘虏几名巴军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裤子进行游街。这塔利班和印度混了没几天,就把印度的“赢学”照搬了过来。印度的“赢学”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重新定义胜利标准、操控信息以及强化民族主义情绪,将现实中的挫折转化为观念上的“胜利”。   如果我们仔细审视冲突后的实际局面,会发现情况远非塔利班宣传的那般乐观。巴基斯坦方面作为强硬回应,已经关闭了与阿富汗之间的两个主要贸易口岸和多处次要交通线。   这对于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阿富汗而言,无异于被扼住了经济咽喉。大量依赖巴基斯坦陆路运输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和进出口商品通道被切断,这势必会加剧其国内本就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   贸易数据清晰地揭示了这种依赖程度。在2024-2025财年,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5.75亿美元,其中阿富汗对巴出口额为5.24亿美元。   口岸的关闭意味着这些正常的贸易流动被迫中断,阿富汗农民的农产品因为无法及时出口而面临在边境腐烂变质的风险。这种经济上的打击是实实在在的,远非街头举着几条裤子庆祝所能掩盖。   事实上,边境贸易的困境在此次冲突前就已存在。由于边境地区反复关闭以及繁琐的管理程序,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市场的份额在两年内已急剧萎缩近80%,许多阿富汗贸易商被迫转道伊朗进行贸易。此次冲突和口岸的彻底关闭,无疑将使本已脆弱的阿富汗经济雪上加霜。   塔利班之所以采取这种“赢学”式的宣传策略,有其内在的执政需求。自2021年重新掌权以来,他们一直致力于塑造国家掌控者和保卫者的形象。   他们经常宣传在其治理下,阿富汗的总体安全形势有所好转,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并尤其在禁毒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阿富汗的经济形势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民众购买力持续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渲染一场对外冲突的“胜利”,可以有效地转移国内视线,凝聚支持,弥补其在治理和经济表现上的不足。   但这种策略的风险极高。一方面,它直接破坏了塔利班曾作出的不让阿富汗领土被用于威胁他国的承诺。   国际社会,特别是其邻国,必然会因此更加担忧极端势力的外溢风险,从而减少对塔利班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与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升级,使得阿富汗在寻求国际承认和经济援助的道路上设置了更大的障碍。   讽刺的是,就在塔利班学习“印度赢学”进行庆祝的同时,印度自身正是这套叙事手法的高手。从官方到媒体,印度擅长构建一套逻辑自洽的“胜利叙事”。   例如,在最近的印巴冲突后,尽管军事上遭遇挫折,印度仍能通过强大的宣传机器,将过程解读为印度的仁慈和战略优势,并最终宣称自己取得了地缘政治上的巨大胜利,甚至自诩为“超级大国”。   这种不顾事实、强调精神胜利法的“唯心主义赢学”,现在似乎被塔利班有样学样地运用到了对巴冲突的叙事上。   然而地缘政治的现实是残酷的,它不会因为热闹的街头庆祝和精心编织的“胜利叙事”而改变。巴基斯坦关闭边境口岸的决策,已经让阿富汗普通民众最先感受到切肤之痛。   那些依赖边境贸易养家糊口的小商贩,那些等待人道主义物资救助的弱势群体,他们才是这场冲突最直接的受害者。塔利班或许可以通过宣传尝试定义“胜利”,但他们无法通过宣传来解决口岸关闭后带来的粮食短缺、物价上涨和医疗物资匮乏等现实问题。   这种“赢学”姿态还可能掩盖真正的危机。当权者沉溺于宣传战的短期快感,可能忽略了通过外交渠道缓和紧张局势、重新打开贸易生命线的紧迫性。   长此以往,国内经济困境与人道主义危机不断深化,最终可能反过来动摇塔利班的执政根基。真正的胜利,不应是街头短暂的欢呼和几件展示性的战利品,而是国家持久的稳定、经济的逐步复苏与人民生活的切实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塔利班要学的还有很多,眼前的这条路注定不好走。   信源:中国经济网

0 阅读:77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