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国际威望非常高!但是你会发现,各国领袖去美国,是想得到尊重

史鉴奇谈 2025-10-20 11:08:20

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国际威望非常高!但是你会发现,各国领袖去美国,是想得到尊重;到中国,却是想拿钱。他们内心里对美国是怕,对中国是贪,可就是不怕中国。你们不奇怪吗?不论大国小国,几乎都这样。     美国所谓的“尊重”,很多时候带着霸权的底色。它动辄对他国搞制裁、施压,用军事威慑和经济胁迫维系所谓的“威望”,这种让别国“怕”的状态,根本不是真正的尊重,而是被迫的妥协。   就像欧洲盟友在能源问题上被美国强推“通胀削减法案”,表面上配合实则满肚子怨言;中小国家在联合国投票时被美国施压,这种“尊重”背后全是利益捆绑的无奈。   中国的国际合作从来都是平等互利的。就拿“一带一路”来说,中国在东南亚修高铁,不是简单给钱,而是帮当地打通交通动脉。   老挝以前从首都到边境要走两天,中老铁路通车后只要三小时,当地物流成本降了30%,农产品能更快运到中国市场,老挝GDP因此每年多增长1.5个百分点。这种合作里,中国得到了稳定的供应链,老挝获得了发展机遇,这是双赢,不是谁求谁“拿钱”。   再看非洲,中国帮肯尼亚建蒙内铁路,不是施舍。这条铁路让肯尼亚货运成本下降60%,带动沿线诞生了十几个产业园区,创造了4.6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企业在当地雇佣的非洲员工占比超过80%,还培养了大批铁路技术人才。这些合作不是“给钱买关系”,而是用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建设,帮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这种尊重发展权的态度,比单纯的“撒钱”更让人心服。   各国领导人访华,看重的是中国14亿人的大市场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去年德国总理访华,带着十几家企业高管,不是来要钱的,是想深化中德汽车、化工领域的合作。   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这种合作是企业间的自主选择,是基于市场规律的互利共赢,跟“贪钱”没有半点关系。   反观美国,它的“尊重”充满了双标。对盟友搞“小院高墙”,限制芯片技术出口;对中小国家动辄挥舞关税大棒,甚至发动战争。   伊拉克、叙利亚这些国家怕美国,但这种怕里没有半分尊重,只有对强权的恐惧。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   就像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既不选边站,也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而是积极推动和谈,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才是真正赢得国际社会尊重的关键。   中国的国际威望,是靠一次次雪中送炭积累起来的。疫情期间,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2亿剂疫苗,不是为了让别国“贪”,而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碳减排目标,还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了100多个低碳示范项目。这些行动背后,是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不是靠“给钱”换回来的虚假友谊。   那些说“各国怕美国不怕中国”的人,根本没搞懂“怕”和“信”的区别。怕只能换来暂时的服从,信才能赢得长久的合作。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靠钱堆出来的,而是在巴基斯坦遭遇洪灾时,中国第一时间派去救援队和物资;在巴基斯坦搞基建时,中国工程师和当地民众一起住工地、修公路,这种患难与共的情谊,比任何威慑都更牢固。   现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国家都面临发展难题。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先进的基建技术,这些都是帮助各国实现发展的宝贵资源。   各国愿意跟中国合作,是因为能从中国这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等着“拿钱”。就像阿根廷加入金砖国家,不是为了中国的援助,而是看中金砖国家机制带来的贸易便利和金融合作空间,能帮阿根廷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中国从不追求让别国“怕”,因为真正的国际影响力,从来不是靠威慑建立的。中国追求的是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是让各国相信,跟中国合作能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这种基于信任和共同利益的交往,才是最稳固、最长久的国际关系。那些抱着冷战思维,把国际关系简单归结为“怕”和“贪”的人,终究会被世界发展的潮流所抛弃。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