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AI芯片在华份额从95%归零! 黄仁勋的一句话,揭开了美国芯片封锁政策下

乐观戴恩 2025-10-20 16:06:35

英伟达AI芯片在华份额从95%归零! 黄仁勋的一句话,揭开了美国芯片封锁政策下最残酷的真相。 “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95%变成了0%。”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纽约最近的一次会议上直言不讳。由于美国出口管制,这家芯片巨头已100%退出了中国先进AI芯片市场。 曾经占据中国AI芯片市场95%的王者,如今却要完全归零,黄仁勋的语气充满了无奈:“美国实施的政策导致我们失去了全球最大市场之一。” --- 01 辉煌不再:从垄断到归零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崩塌速度令人震惊。 不到几年时间,这家曾经的AI芯片霸主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95%断崖式跌落至零。 黄仁勋近日在Citadel Securities“2025年全球市场未来”会议上的发言,揭示了美国出口管制对科技企业的真实影响。 他坦言,美国想要赢得AI竞赛,但限制对华出口的直接后果就是英伟达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意味着什么? 黄仁勋曾明确表示,这是一个约500亿美元的巨大机遇。 如果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市场年增速可达50%。 02 数据不会说谎:巨额营收的得与失 数字记录了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辉煌与失落。 2025财年,英伟达在中国与香港的收入仍达171亿美元,年增66%,占全球营收的13.1%。 但这个数字已连续三年下滑,预示着不可逆转的衰退趋势。 更令人唏嘘的是,即使受出口限制影响,英伟达H20系列芯片去年在中国市场出货量仍有60万-80万枚,市占率远超过60%。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从未减弱,只是英伟达再也无法触及。 03 芯片博弈:黄仁勋的平衡之道 面对困境,黄仁勋展现出企业家的远见与智慧。 他呼吁美国政府“退后一步,回归第一原理”,重新思考AI竞争的本质。 “不让中国研究人员基于美国技术开发AI是错误的,”黄仁勋直言不讳。中国拥有全球约50% 的AI研究人员、顶尖大学与浓厚的创新氛围。 他的核心观点是,美国需要在“保持技术领先”与“确保世界依赖美国技术”之间找到平衡点。 而非采取非黑即白的限制措施。 黄仁勋强调,伤害中国的政策往往也会伤害美国,甚至可能带来更糟的结果。这种远见超越了短期政治考量,直指科技发展的全球性本质。 04 绝地求生:英伟达的中国努力 英伟达从未真正放弃中国市场。 今年7月,辉瑞曾申请H20芯片出口许可,虽未获合规途径放行。 但中国团队依然庞大,工程师们正协助中国企业适配通义、DeepSeek等国产模型至英伟达芯片,挖掘现有硬件潜力的性能。 这些努力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黄仁勋对政策调整仍抱持希望:“希望继续向美国政府解释,提供信息,争取改变。”但现实是,所有股东预测都已假设中国业务为零。 05 替代者崛起:中国芯片的自主之路 当英伟达被迫离场,中国本土芯片企业正迅速填补空白。 华为已公布其备受期待的AI芯片路线图,展示旨在绕过英伟达的集群技术。 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和百度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也通过内部项目或外部投资,大力投入芯片研究和设计。 中国正在推进半导体自主化的浪潮。 国产芯片在短短四年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0% 的显著突破。黄仁勋也公开承认,华为已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市场竞争对手。 06 全球视野:AI未来的开放与封闭 黄仁勋的看法折射出中美科技博弈的复杂本质。 他认为,AI的未来仰赖开放合作,美国若因过度限制伤及中国,最终可能反噬自身。 “对于任何软件行业来说,开发者都至关重要,”而中国拥有“约占世界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切断与他们的联系,无异于削弱全球AI进步的动力。 这场关于“失去与争取”的对话,揭示全球AI产业链难以割裂的现实。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超越国界的协作创新,任何人为设置的壁垒都可能拖慢整个世界的前进速度。 --- 华尔街的交易厅里,分析师们正忙着将英伟达目标价上调至320美元,看好AI热潮持续。而在太平洋另一端,中国科技园区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加速构建不再依赖英伟达的算力体系。 全球AI竞赛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变化的赛道与选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乐观戴恩

乐观戴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