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男子送发烧的7岁儿子去医院,医生开了8瓶头孢,打完6瓶后,男子发现药竟已过期2个月,事后孩子不仅烧没退,身上还起了急性皮疹,摸着像砂纸一样糙,院方承认确实是他们工作失误,但药企却表示,药品虽然标注只有18个月的保质期,但实际保质期为24个月,没有任何问题。 何先生(化名)蹲在观察室床边,看着儿子抓挠满是红疹的胳膊哭,心像被揪着疼 ,几小时前还只是输液,怎么转眼就成了这样?更让他气的是,这场罪,本不该受。 这事得从孩子高烧说起。插句嘴,几天前孩子突然烧到 39℃+,吃退烧药也压不住,9 月下旬,郭先生急得抱着他往医院跑,医生确诊是细菌感染,开了 8 瓶头孢注射液。 说按疗程输能控制炎症。前两针输完,孩子体温虽没完全正常,但好歹降了些,何先生还以为能慢慢好起来。 9 月 28 日上午,第三针刚挂上,隔壁病床的宝妈突然凑过来:“你家这头孢颜色怎么这么浅?像眼药水似的,我家娃上周输的同款,是深黄色的!” 何先生心里一紧,赶紧和宝妈一起翻药瓶 , 生产日期 2024 年 2 月 3 日,有效期却只到 8 月 2 日,足足过期两个月! 他瞬冲去找护士,对方一看药瓶脸都白了,立马拔了输液针,还把药瓶留样保存。 可麻烦才刚开始:当天下午孩子烧又飙回 39℃,身上冒出密密麻麻的红疹,痒得直打滚,医生检查后说,这是药物过敏反应,和用了过期药脱不了干系。 何先生找医院要说法,院方很快认了错,说是药房盘点和发药环节出了漏洞,没及时清掉过期药,还承诺处理责任人、跟进孩子治疗。 可联系药企时,对方的回应让他火冒三丈:“我们标注的是 18 个月保质期,但内部测试显示 24 个月内药都没变质,还能用,跟孩子过敏没关系。” “过期就是过期,哪来两套标准?” 郭先生又急又怕,怕过期药留下后遗症,一边带孩子做抗过敏治疗,一边收集病历、药瓶这些证据,准备找监管部门投诉。 专家也说了,过期药发出去就是医疗事故,医院得负首要责任,药企说的 “实际保质期”,也得监管部门复核才作数。 这次争议的过期两个月的化药,真要拿去做出厂检测报告,99.9% 的概率是合格的。 就算是过期一年的化药,只要一直存放在规定的条件下,影响也没想象中那么大,无非是药品含量从 98.5 降到 98.3,这点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要是有人真想深究这件事,方法也简单,让药品厂商把这瓶过期药拿去做个出厂检测分析,只要检测结果在出厂标准范围之内,那这药就算合格。 所以不是过期化药就一定有问题,很多时候是大家不了解背后的技术细节,才会格外担心。 现在事情还在调查,但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带孩子输液时,一定要多瞅两眼药瓶 —— 生产日期、有效期别漏看,有不对劲的地方赶紧问。 毕竟孩子的健康经不起马虎,医院的管理漏洞、药企的含糊其辞,都不该让孩子来买单。 来源:1818黄金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