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17日,据外媒报道,美国白宫在汽车厂商的密集游说后,正准备放宽其关税政策,美国商务部计划将一项允许汽车制造商减少进口零部件关税的安排延长五年,此举被视为汽车行业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乍一听是汽车行业赢了,可往深了扒就会发现,这哪是什么“胜利”,分明是美国贸易政策被资本牵着鼻子走的闹剧,所谓的“保护本土产业”不过是喊给普通人听的口号,实际全在围着车企的利益转。 这场闹剧的根源早就埋下了。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刚宣布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加征25%关税,说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要把供应链迁回美国本土。可现实是,美国根本没有任何一辆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都产自国内,就算想迁供应链,不仅耗时长,成本还高得离谱。通用汽车二季度光关税就亏了11亿美元,Stellantis更是直接损失3亿欧元,车企们哪扛得住这种折腾。 车企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猛。福特、通用这些巨头的CEO们轮番给白宫打电话告状,六大汽车行业组织还罕见联手给财政部长写信,直言高额关税会搅乱供应链,最后肯定是车价涨、销量跌,连修车都会变贵。这种密集游说的力度可想而知,毕竟真金白银的损失摆在那,不逼政府松口才怪。 更讽刺的是,白宫嘴上喊着“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实际出台的政策全是自相矛盾。之前给进口整车加25%关税,转头又给进口零部件关税开绿灯,允许车企最高抵扣车价3.75%的关税成本。现在干脆把这政策延长五年,等于直接承认之前的关税政策就是个笑话——要是真能靠关税把供应链拉回来,何苦给车企这么大的让步? 受伤的从来都是普通人和中小企业。有咨询公司算过,加征关税后美国消费者买新车可能要多花4000到12500美元,这笔钱对普通家庭可不是小数目。那些没法像巨头一样去白宫游说的小维修店更惨,进口零部件关税高了,维修成本跟着涨,生意越来越难做,最后要么涨价坑顾客,要么只能关门大吉。 所谓的“保护本土产业”早就露了馅。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自己都抱怨,美日贸易协议给了日本车企每辆车几千美元的成本优势,本土车企根本没法比。更别说2024年美国卖的1600万辆车里,一半是进口的,就算是本土组装的,国内零部件占比也才40%到50%。这种情况下还硬搞关税壁垒,不过是拿纳税人的利益给车企买单。 本质上这就是场利益交换。车企花大价钱游说,白宫松绑政策,车企股价立马上涨——通用股价跟着就涨了3.8%,福特和Stellantis也跟着受益。至于之前喊的“国家安全”“减少贸易逆差”,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专家说得直白,这就是美国贸易政策“可兜售”的又一例证,纯粹是对车企游说的妥协。 全球供应链更是被这种反复横跳的政策折腾得够呛。汽车产业早就形成了高度分工的全球体系,一个零部件可能要跨境运输好几次,关税加了又减,企业根本没法规划生产,只能被迫调整布局,最后这些成本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车企赢了,白宫赚了个“倾听行业声音”的名声,可埋单的却是普通人和全球产业链。这种被资本左右的贸易政策,说到底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双输游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特朗普征加关税 美国全面关税 美国新全面关税 特朗普关税法案 美国汽车关税 汽车业关税 汽车关税调整
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17日,据外媒报道,美国白宫在
飞蛋
2025-10-20 20:06: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