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眼看就要开始,特朗普却突然使出“杀手锏”,扬言如果中方不答应条件,就对中国商品加征155%的关税。 这条震惊全球的威胁在华尔街掀起狂风巨浪,美国三大股指应声暴跌。白宫内部却传出了矛盾信号,财政部长贝森特急忙安抚市场,声称局势已“大幅缓和”,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情况不一定会发生。 《纽约时报》敏锐地捕捉到这场政治戏剧的本质:相互矛盾的表态仿佛一扇窗,透露出特朗普团队在处理对华贸易问题上的内部拉锯战。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铿锵有力:“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九个字掷地有声,道出了十四亿人的底气。中国是全球产供链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环节,所谓“去中国化”只会让某些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语气突然软化,他坦言高额关税“不可持续”,并乐观预测“我们与中国之间会没事的”。这种态度的急速转变,暴露了“交易的艺术”背后的战略焦虑。 谈判桌的核心议题浮出水面:稀土、芬太尼和大豆成为美方三大关切。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是美国自己制造的恐慌。 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完全基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共同安全的考量,并非针对任何国家。 在芬太尼问题上,中国早已展现合作诚意,将相关药物全面列为管制品并与美国开展合作。大豆贸易更是市场规律的直接体现,中国九月份从美国零进口,七年来首次转向南美寻找替代来源。 这场贸易博弈的关键转折点悄然到来。10月18日,中美经贸牵头人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纷纷发声,呼吁两大经济体缓和紧张局势。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发出警告:中美“脱钩”可能在长期内使全球经济产出减少7%。这个数字让所有人清醒,两大经济体的合作不仅关乎自身,更牵动全球命脉。 特朗普最近的一句话暴露了底牌:“我想对中国保持友善。”当记者追问是否会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对中国加征关税时,美国总统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回答。 关税大棒终究是双刃剑,玩火者必自灼。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朗普icon又威胁中国。北京时间10月22日,特朗普再度对中国发出强硬威胁,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