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安世半导体禁令后,卯足劲对欧盟出口芯片! 这事儿得从上个

文史啊旺 2025-10-22 16:51:37

台企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安世半导体禁令后,卯足劲对欧盟出口芯片! 这事儿得从上个月底说起,荷兰政府突然对安世半导体下手了。安世这家公司,本来是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第三大玩家,主要做那些汽车电子用的芯片,比如MOSFET、TVS啥的,年产上千亿颗,客户遍布欧洲车厂。它的母公司是中国闻泰科技,2019年花了22亿欧元从荷兰飞利浦手里买过来的。结果呢,荷兰人担心中国企业会把生产线全挪到大陆,威胁欧洲的芯片供应安全,就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冻结了闻泰对安世的控制权。10月3日,荷兰经济事务部正式接管,任命了临时董事会,禁止安世调整资产和人员配置。这一步棋走得挺狠,等于把安世从中国股东手里撬走,留给欧洲自己玩。 中国这边反应也快,10月4日商务部就发了公告,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和它的供应商出口特定功率半导体产品到海外。东莞厂是安世最大的生产基地,那里占了公司产能大头,本来国庆假期后就该正常出货,结果直接卡壳了。库存堆积,出入比失衡,厂里只好调到上四休三的节奏,工人轮班顶着压力干活。安世中国管理层还发了公开信,说要独立运营,有权拒绝外部指令,员工工资照发,平台还能用。这么一闹,全球供应链直接抖三抖,尤其是汽车行业。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直言,这争端可能导致生产线严重停工,供应商一周内就得断货。德国车企宝马公开承认,供应商网络已经受影响,芯片短缺随时来袭。VDA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警告,生产限制在所难免,成本会直线上升。 说起影响,汽车芯片这块儿可不是小事儿。安世的产品多用于电动车和传统车的功率管理,缺口一出,欧洲车厂慌了神。宝马、奔驰这些巨头,采购部门赶紧四处找替代货源。结果呢,订单潮水般涌向其他供应商,特别是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企业。台半、强茂、朋程、富鼎这些公司,产品线正好和安世重叠,车用功率半导体占比高,立马成了香饽饽。匿名台企主管爆料,欧美车厂积极对接料号,急单量大增,库存都安排出货了。台半车用业务占一半,提供MOSFET、TVS、ESD和Load Dump等多种器件,这次转单效应直接拉动业绩。盘中股价一度涨停,法人看好本季和明年上半年营运。 强茂这边也不含糊,超高效率二极体和48V MOSFET模组需求爆棚,尤其是48V模组产能全满。公司正加速扩建第三条产线,工程师们加班加点,订单锁死到明年。朋程科技同样传来好消息,车用产品齐全,接到不少欧盟订单,扩产计划提上日程。富鼎专注ESD保护器件,也分到一杯羹。整体看,台湾地区这些企业卯足劲对欧盟出口芯片,货从高雄港源源不断装船,直奔鹿特丹。价格方面,汽车芯片报价已涨5%到20%,Q4市场全面上扬。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在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安世卡壳了,他们正好捡漏,业务扩张来得太及时。 产业链这块儿,问题可不止表面。安世2024年净利润3.31亿美元,全球市占率不低,现在中国禁令一出,欧洲丢了可靠供应商,短期内得靠库存和转单顶着。但长远看,供应链风险放大,荷兰的接管也暴露了欧洲对芯片依赖的痛点。北京这边强调,这事儿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敦促荷兰尽快对话解决。荷兰经济部长承认,安世芯片供应中断会波及中国产汽车,但他们坚持这是保护欧洲利益。美方给了60天缓冲期,但律师团队在华盛顿跑断腿,演示独立性数据也没全买账。安世欧洲总部在奈梅亨,员工检查库存调拨,勉强维持,但中国区独立后,协调难度直线上升。 台湾地区企业获益不假,但这也提醒大家,半导体圈子小,风吹草动就传导。台积电虽没直接卷入,但1.4nm工厂动工的消息一出,更凸显亚洲产能的重要性。存储市场Q4涨价,High NA EUV光刻机订单也飞向三星,这些都和安世事件搅和在一起。说实话,这场中荷争端像极了贸易战的缩影,表面是公司控制权,底下是地缘博弈。欧洲车厂瑟瑟发抖,供应商报价单堆邮箱,采购员算着延误成本,日子不好过。中国半导体协会支持维权,强调事实影响范围广。安世原计划的德国汉堡12英寸晶圆厂扩产、上海研发中心二期、美国碳化硅长单,全都搁浅,商业计划真空了。 长远视角,这争端可能重塑供应链格局。欧洲推本土化,荷兰接管安世就是信号,但资金和技术跟不上,短期难成气候。中国强调对话,商务部公告直指风险,美方缓冲期也给喘息空间。台湾地区企业借机扩张,出口欧盟芯片量大增,但别高兴太早,地缘风波随时变卦。

0 阅读:0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