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1 号这天,乌克兰最高拉达那边又敲下了锤子,投票通过了 2025 年的国家预算修订案,核心就一件事 —— 给国防开支再补一笔钱,一补就是 3247 亿格里夫纳。可能有人对这串数字没概念,折算成咱们熟悉的钱,差不多是 553 亿人民币,换成美元也有 78.4 亿。 这可不是小数目,更让人揪心的是,这已经是他们今年第二次给国防预算填窟窿了,才刚过去三个月,七月的时候就已经增拨过 4123 亿格里夫纳,那会儿本以为能撑到年底,结果才到十月就见底了。 其实早在今年一月,乌克兰就定好了 2025 年的国防预算,2.23 万亿格里夫纳,占了全国 GDP 的 26.3%,这数在他们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当时就有人说这是被逼到份上了。可谁能想到,战争这东西就是个吞钱的怪物,再高的预算也架不住这么造,才过半年就不够花了。 财政部之前就透了底,七月追加的那些钱,本来是掐着日子算好的,能撑到 12 月底,结果前线花钱的速度比预想的快多了,眼瞅着 11 月、12 月士兵的工资就要发不出来了,武器弹药也得提前备货,要是钱跟不上,前线的士兵连基本待遇都没法保障,这仗还怎么打?所以这次追加预算根本不是选择题,是不得不做的事。 最头疼的还不是花钱快,是这钱从哪儿来。大家都知道西方给乌克兰不少援助,但这些钱大多有说法,不能直接拿去买武器、发军饷,只能用在教育、医疗这些老百姓的日常开销上,等于是帮着填民用的窟窿,可国防这块的大缺口还得乌克兰自己想办法。 没办法,只能在国内使劲儿,要么多收税,要么借钱。之前已经把那个 “战争税” 从 1.5% 提到 5% 了,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上班拿工资的,都得多交一笔钱,老百姓本来日子就不好过,这税一加更是雪上加霜。现在又盯上了国内的债务市场,总理什米加尔之前就说,国内的银行和市场都准备好了,能承接更多的内债,说白了就是靠借老百姓的钱、企业的钱来撑国防开支。 更倒霉的是,他们家的钱还越来越不值钱了。今年格里夫纳对美元已经贬了 8%,有人预估 2025 年还得再贬 8%,这就意味着,就算追加了 78.4 亿美元,实际能买到的东西得打个折扣。 比如之前能买 100 架无人机,贬值之后可能就只能买 90 多架,偏偏武器装备的价格还在涨,德国刚松口说不限制武器射程,可 “金牛座” 导弹这类装备本来就贵,再加上货币贬值,花同样的钱能买到的武器更少了。 老百姓的日子就更难了,苏梅州那边有个开出租车的司机鲍里斯,他说现在去趟超市,随便买点东西就得花 1000 到 1500 格里夫纳,一根香肠就要 350 格里夫纳,加一箱油得 4000 格里夫纳,只够开四天,赚的钱刚够 cover 成本,想回到战前的日子根本不可能。这就是贬值最实在的影响,不管是国家买武器还是老百姓过日子,手里的钱都没以前顶用了。 有人算了笔账,七月和十月这两次追加的国防资金加起来,快有 130 亿美元了。可乌克兰的 GDP 刚好不容易回升到 1800 多亿美元,而且这 2% 的增长背后全是伤疤 —— 工厂被导弹炸得七零八落,能源设施毁了大半,失业率都超过 15% 了,这 130 亿等于是把刚赚回来的钱又全砸进了战争里。 本来国防预算就占了全国总支出的 62%,一半多的钱都用来打仗了,现在再追加,民用领域的钱只能更少。教育经费砍了,学校连教具都买不起;医疗投入少了,医院的药品和设备跟不上,好多地方看病都得自己备药。 基础设施更别提了,重建成本都超 5000 亿美元了,可现在连修个路灯的钱都挤不出来。三年仗打下来,近 500 万人无家可归,到处都是难民,绍斯特卡市因为靠近边境成了后勤基地,天天挨空袭,物价涨得比别处都凶,老百姓是真扛不住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钱还远远不够。到年底还有 70 亿美元的战争资金没着落,要是填不上这个窟窿,接下来两个月的国防开支都成问题。之前七国集团说过,要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给乌克兰提供 500 亿美元贷款,可这钱一直拖着没到账。 欧盟那边更乱,之前乌克兰入盟谈判是通过了,可匈牙利直接拦着不给那 500 亿欧元援助,说不想用钱延续战争,欧盟内部吵成一团,美国的援助也开始延缓,财政部长之前就说过,美国援助拖后腿,导致 2024 年的赤字都飙上去了。 总理什米加尔也愁得不行,说 2025 年的财政赤字得有 350 亿美元,外国援助只能补 200 亿,还有 150 亿没着落,要么从国内抠,要么就打那笔冻结资产的主意,可这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美方进入谈判前,中国突然换女将,特朗普威胁特殊:将征155%关税。谁能想到,
【4评论】【5点赞】
XJ
他们的百姓们自己选出的斯基领导带着他们走向战场,走向枪林弹雨,这是他们自己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