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多位国际领域资深专家分析,特朗普对中方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反复变卦,主要是

百日依山尽 2025-10-23 08:42:21

据外媒,多位国际领域资深专家分析,特朗普对中方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反复变卦,主要是因为他太了解中方了,他充分利用了中方不愿“翻脸”的善意来最大化达到他想得到的目的。这种所谓的精明利用人性来经商还说得过去,放在治国理政上就显得毫无底线和诚意。 刚放话要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没几天,特朗普又在返回华盛顿的飞机上松了口,说美国可能降低对华关税,只是附带了两个条件:让中国重新购买美国大豆,同时放松稀土管制。这种9天之内180度的态度大转弯,早已不是新鲜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正是这位商人出身的政客最惯用的套路。 特朗普的行事逻辑,深深烙印着他几十年的商业生涯痕迹。在成为总统前,他是房地产与娱乐业的名人,习惯了用夸张的声势和反复的试探来拿捏对手心理,就连WWE职业摔角里那种戏剧化的对抗方式,都被他搬进了现实政治中——此前CNN曝出不实消息后,他甚至特意上传自己摔打带有CNN标志人物的视频,以此宣告“胜利”。 这种好大喜功、不愿接受失败的性格,让他极难承认自身问题,更擅长用“先吓后稳”的心理战占据主动,在关税谈判中先放狠话制造恐慌,再留缓和空间争取筹码,这套操作在2018到2019年的谈判中就多次上演。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深谙权力制衡的门道,这或许是他能在商业领域立足的秘诀。他喜欢在团队中制造竞争,鼓励内斗,通过表扬胜利者、责怪失败者来巩固自身掌控力,白宫内部曾分成极端保守派、传统建制派、军人派和家庭派等多个派系,内斗精彩程度堪比剧集,这种管理方式也让他的政策时常出现摇摆。 而在对外博弈中,他便将这种商业思维直接迁移,认定中方不愿“翻脸”的态度是可利用的筹码,试图用反复变卦的方式榨取更多利益。 但这次的情况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盯上的大豆和稀土,看似是中方的“软肋”,实则早已是中方提前布好的局。 美国大豆协会早就算过账,要是中国不买2025年的新豆,美国豆农得亏至少30亿美元,可中方从4月就开始加大巴西大豆采购,9月进口量占比已达85.2%,阿根廷还能补上空缺,南美供应链早已稳稳接盘,9月美国大豆进口量归零的数字,成了压垮他的第一根稻草。 稀土领域的博弈更显中方的从容。中方加强管制后,美国军工企业诺斯罗普·格鲁曼因断供亏损严重,特斯拉也被迫调整生产计划,股价应声下跌。 但中方的管制并非“一刀切”,明确民用合规申请都会审批,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堵死了美方抹黑的空间。这种“不打无准备之仗”的稳扎稳打,让特朗普的套路失去了用武之地。 眼看国内50个州都爆发了农民抗议,1100万人举着“要销路不要补贴”的牌子施压,国库又拿不出足够资金安抚,特朗普的强硬再也撑不下去。 美财长私下早就承认“关税战不可持续”,如今看来这话半点不假。曾经被他当作筹码的“善意”,反倒成了中方掌握主动权的底气,那些看似反复的变卦,最终暴露的是自身策略的短视与被动。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0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