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光给芯片散热光居然还能冷却芯片
用激光给芯片散热,摩尔定律天花板盖不住了。
不靠风、不靠水,靠的是一束激光——把芯片里的热量直接变成光带走。
这是初创公司Maxwell Labs提出的新方式:光子冷却。
它不再是传统那种整块降温,而是精准找出热点,一束光打过去,热就“消失”了。
其原理,和我们熟悉的荧光笔是一类:
- 正常荧光是吸收高能光、发出低能光,过程会升温;
- 光子冷却反过来,吸收低能光、发出高能光,热量就被带走了。
把这个效应装进一个毫米级的“光子冷板”里,贴在芯片上,热点一出现,激光打过来,热量就被“光子”提走了。
光子冷却好在哪?
1. 效率高:比液冷空气冷却还快,热点能第一时间被处理掉;
2. 功耗低:不靠风扇也不靠水,芯片整体能耗最高可降50%;
3. 冷得狠:能把芯片温度压到50℃以下,传统方式是90℃起步;
4. 还能回收废热:带走的光再利用,转回电能,回收效率最高可达60%;
5. 适配3D堆叠设计:散热难点之一的3D芯片,也能逐层精准冷却。
这不仅解决了“发热过高”的大问题,还让原本因为功耗限制无法全力运行的芯片核心全都能“放开干”。
也就是说,性能不靠堆晶体管也能继续往上提,摩尔定律的“尽头”突然被激光打出了新通道。
时间表也已定下:
- 2027年落地商用
- 2028~2030年部署到主流计算中心
- 2030年后普及到边缘设备
如果一切顺利,它将不只是技术升级,而是整个算力产业链的冷却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