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依安一水库有一大堆淤泥,当地正头疼怎么清理的时候,一个老板大手一挥,以8个亿的价格把这些泥巴全包了下来,还直呼自己赚到了! 黑龙江依安的上游水库和跃进水库,前些日子让当地水务部门愁得睡不着觉。 两座水库里堆着1100多万立方米淤泥,把库容挤得满满当当,防洪扛不住,灌溉跟不上,安全隐患明晃晃摆在那儿,清淤要花钱,堆哪儿也犯难,成了实打实的“烫手山芋”。 谁也没料到,这堆没人待见的泥巴,竟在省自然和生态资源交易中心拍出天价,一老板大手一挥,直接砸出8.39亿,把两座水库20年的淤积物处置权全包了。 消息传出来,不少人犯嘀咕:这老板疯了?花这么多钱买泥巴?可人家半点不慌,反倒直呼自己赚到了。 这账得往细了算,依安地处东北黑土区,这些淤泥不是普通烂泥,里面全是宝贝——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特别高,是做有机肥的顶级原料。 往农田里撒点,能养地增产;拿去改良盐碱地,效果也顶呱呱,更划算的是,除了造肥料,淤泥还能加工成建筑骨料,甚至将来能做成环保建材,产业链能拉得老长,有企业算过账,这类项目每年能赚上亿,8亿的成本压根不算事儿。 这事儿能成,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全靠一套成熟办法,早在此前,黑龙江就出台政策,给河湖库的生态产品找出路,铁力市东方红水库的淤泥刚拍出6000多万,成了全国头一例,依安这单紧跟其后,直接刷新全国纪录。 开拍前的准备做得特扎实,专业团队带着卫星遥感、无人机和钻探设备上阵,把淤泥量摸得一清二楚,还检测了24项指标,重金属不超标,营养成分达标,才敢拿到市场上交易。 交易时也透明,设定基准价后公开竞价,价高者得,充分让市场给淤泥定身价。 最妙的是后续的循环,中标企业不用愁资金,能拿未来收益质押贷款;赚了钱还得拿出至少5%,给当地生态修复账户,反哺水库维护。 这样一来,水库清了淤,恢复了防洪灌溉功能;企业拿到好原料,能赚大钱;当地既解决了难题,还能持续改善生态,三方都划算。 以前总说清淤是负担,依安这事儿彻底颠覆想法,所谓的“废物”,只是没找对利用办法,这堆泥巴的逆袭,说白了就是把生态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 不是老板人傻钱多,是人家看透了生态资源里的门道——只要路子对,绿水青山真能变成金山银山。 现在再看那两座水库,没人再觉得淤泥碍眼,等机械进场,这些“金疙瘩”挖出来加工成肥料,撒回黑土地,又能长出好庄稼,这才是最实在的双赢。 那么你对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黑龙江依安一水库有一大堆淤泥,当地正头疼怎么清理的时候,一个老板大手一挥,以8个
成成来观天下
2025-10-23 11:14:23
0
阅读:56
用户10xxx45
信你个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