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脑子一热,花了两万多在口腔诊所做正畸,本想着变美,结果现在悔到肠子青!刚戴上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2025-10-23 16:36:52

去年脑子一热,花了两万多在口腔诊所做正畸,本想着变美,结果现在悔到肠子青!刚戴上牙套那周,牙齿酸痛到吃不了饭,只能喝流食。后来适应了,又开始被钢丝磨嘴,隔几天就溃疡,疼得说话都不利索。最近复诊加力,牙齿直接“酸爽”到崩溃,连啃苹果都费劲,感觉自己像个“机械牙” 。 我当初选这家诊所,全是被门口的广告忽悠的——“1年搞定正畸,两万五全包,不满意免费调整”。那时候我对着镜子看自己的牙,总觉得门牙有点歪,笑起来不好看,一冲动就交了一万定金,剩下的分半年付。现在想想,当时连诊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都没查,医生的正畸执业年限也没问,就这么把牙交出去了,真是脑子进水了。 戴了三个月牙套,医生突然说我牙齿缝隙太大,得加骨钉才能收缝,不然矫正结束后咬合会有问题。我当场就懵了,不是说“全包”吗?医生却慢悠悠解释:“当初说的全包是基础矫正,收缝属于复杂调整,得额外加钱。一颗骨钉四千,你这情况得打两颗。” 我那时候已经戴了三个月,中途放弃的话,之前交的钱全白费,只能咬着牙又转了八千过去。付钱的时候手都在抖,那是我攒了两个月的房租钱。 原本承诺1年结束,现在都快14个月了,牙齿是齐了点,可新问题又冒出来——左边后槽牙嚼不了硬的,一咬东西就疼。医生说咬合没调到位,还得再调整两个月,等于又多遭两个月罪。之前说的“快速矫正”,根本就是空话。我去查了行业数据,成人正畸平均周期本来就是1.5-2年,哪有什么“1年全包”的好事?不过是诊所吸引客户的噱头。 最磨人的不是疼,是生活里的委屈。上个月朋友约吃火锅,我只能坐在旁边吃清汤里的豆腐和土豆,看着他们涮毛肚、咬牛肉丸,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却不敢碰——钢丝上挂着菜叶子太尴尬,而且辣汤会刺激口腔溃疡。我包里常年揣着溃疡贴和漱口水,有时候跟客户说话,突然就被溃疡疼得皱眉,只能赶紧借口喝水掩饰。我问医生有没有办法缓解,他只说“正畸都这样,忍忍就过去了”,可这“忍忍”已经快一年半了,我真怕哪天忍不住把牙套给撬了。 更坑的还在后面。前几天复诊,医生说矫正结束后得戴保持器,不然牙齿会反弹。我问保持器要钱吗?他说“普通树脂保持器一千五,隐形保持器三千,建议选隐形的,舒服还不影响外观”。又是一笔钱!当初要是知道总共要花三万多,还得遭这么久的罪,我肯定不会冲动。现在每个月除了还信用卡,还得匀出钱来应付正畸的后续费用,连买件新衣服都得犹豫半天。 我有时候会想,当初要是多跑几家公立医院,问问正畸科的医生,或者在网上查查真实患者的经历,会不会就不会掉坑里了?是不是很多人和我一样,被“变美”两个字冲昏了头,没问清楚风险、周期和隐性成本,就匆匆交了钱? 变美从来不是错,可错在太冲动,错在把医疗项目当成了普通消费。牙齿矫正关乎口腔健康,不是简单的“排齐就好”,咬合、牙周情况都得考虑。现在我总算明白,不管是变美还是治病,选医疗项目前一定要做足功课——查机构资质、问清所有费用、了解可能的风险,不然最后遭罪的是自己,后悔都来不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