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固态电池会成为主流吗?9月5日早盘,A股固态电池板块突然爆发,整体涨幅一度

看聊侃开车 2025-10-23 16:38:03

未来,固态电池会成为主流吗?9月5日早盘,A股固态电池板块突然爆发,整体涨幅一度超过7%。20只股票涨停或涨幅超过10%,北交所公司派特尔收获30%幅度涨停,先导智能、金银河等企业更是20%涨停。 这场资本风暴的起源,竟然只是一次看似普通的投资者互动回复。 01 互动引爆行情,先导智能成导火索 9月4日,先导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发布了一则消息,没想到竟然点燃了第二天资本市场的热情。 该公司宣布,已 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这条消息发布后,资本市场迅速反应。9月5日,先导智能股价一度20%涨停,并带动整个板块大幅上涨。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不是偶然,而是固态电池产业积累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爆发。先导智能的公告只是导火索,背后是整个行业即将迎来突破的预期。” 02 技术密集突破,孚能科技能量密度达500Wh/kg 事实上,不仅仅是先导智能,近期多家企业公布了固态电池技术的重要进展。 9月1日,孚能科技宣布已完成 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采用富锂锰基/高镍三元正极与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这一数字相当惊人,相比目前主流液态锂电池的200-300Wh/kg的能量密度,实现了大幅提升。 9月3日,亿纬锂能也宣布其“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能量密度达300Wh/kg,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03 国家队重磅加持,工信部60亿专项资金支持 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有着国家层面的强力支持。 2025年工信部拨款 6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固态电池研发,涉及多家电池厂及相关企业。 据了解,9-10月将进行中期评审,性质为小批量样品评估。评审标准包括400瓦时/公斤能量密度及1200次循环要求。 有专家透露:“这次评审很关键,未达平均要求的企业可能会退出名单,而名单是动态调整的。国家后续还有第二期资助计划,支持力度非常大。” 04 产业链全面爆发,设备企业率先受益 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上游设备供应商迎来了发展机遇。 固态电池产业链中,设备制造企业凭借关键技术储备和先发优势,有望成为产业链中最先兑现商业价值的环节。 高工锂电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先导智能、海目星、赢合科技等多家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0%至80%。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总额124亿元,同比增长近70%。 05 技术路线之争,硫化物路线面临挑战 在全固态电池的发展道路上,技术路线选择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目前,日韩及国内头部电池厂主要聚焦硫化物路线。但这条路线面临两大问题:安全隐患和专利壁垒。 硫化物的硫化氢泄漏风险令人担忧。有专家表示:“地方政府推广时有顾忌,官员担心工厂硫化氢泄漏导致方圆几公里无生命。” 另外,90%以上硫化物专利属日本持有。这可能参考比亚迪策略,先国内销售,待15年或20年专利保护期失效后再拓展海外市场。 06 产业化时间表,2027年成为关键节点 虽然固态电池技术进展迅速,但真正大规模量产还需要时间。 中金公司研报预测,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技术定型和小规模量产,2030年实现商业化量产。 他们测算,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808GWh,其中全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超150GWh。 国轩高科近日披露,其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和金石全固态电池。其中,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07 应用场景多元,不止于电动汽车 固态电池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远不止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凭借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固态电池在 新能源车、低空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家认为,固态电池将率先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及消费电子领域实现规模化量产,推动固态电池规模化降本,然后在动力领域逐步量产装车。 上汽集团已经推出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MG4车型,限时补贴后售价为9.98万元,这一定价显著低于市场对同类新技术的普遍预期。 资本市场已经投票:固态电池板块持续走强,先导智能、孚能科技等企业获得重复订单。 专家预测,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而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808GWh,形成一个万亿级市场。 固态电池不仅会成为主流,更可能重塑整个能源存储格局。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准备好迎接这场能源革命了吗!

0 阅读:0
看聊侃开车

看聊侃开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