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1日,美国开始对进口公交巴士加

静静听风吟 2025-10-23 21:53:35

果然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1日,美国开始对进口公交巴士加收百分之十的税,这话说是保护本国产业,可真正挨打的是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的工厂。那地方2020年就开张了,雇了约700名员工(据2024年底工厂扩建规划披露),去年还拿了工会的奖,车全是本地造的,零件也多半从附近买,可因为核心技术源自中国,就被归为“实质进口”货。 这事乍一听像个黑色幽默。比亚迪工厂里美国工人拧的螺丝、焊的车架,让工厂年产能达1500辆电动巴士,突然就因为技术图纸上的中国知识产权标识,变成了“进口货”。更讽刺的是,这家工厂刚获当地工会认可,如今却要因“保就业”政策面临成本飙升风险。 美国这次加税用的《国防生产法》第232条款,理由是“公交巴士涉国家安全”。可洛杉矶的公交车队能开上战场?纯粹是睁眼说瞎话。真正原因是技术恐惧。比亚迪电动巴士成本比美国本土企业低,而本土企业普罗特拉2023年确实因累计亏损超2.75亿美元、供应链瓶颈及造血能力不足宣告破产,其累计交付仅1300多辆巴士,远难满足市场需求。政客们拿关税当挡箭牌,本质是掩盖本土产业竞争力的不足。 美国政府以为加税能护本土产业,结果先捅了自己人。比亚迪工厂直接雇700人,加税抬高成本后,缅因州取消20辆订单的消息暂无官方确认;洛杉矶公交电动化更新计划因成本上升进入评估阶段,尚未正式搁置。美国车企也没占便宜:通用还在从宁德时代采购电池过渡,福特部分电动车仍依赖宁德时代方案,其本土磷酸铁锂电池产能要2026年才建成,现在成本照样涨。 在全球化融合的今天,这种政策就是螳臂当车。比亚迪加州工厂零件多来自本地,供应链早和美国绑在一起了。美国自己对中国技术的依赖也在变化:福特仍部分使用中国电池方案,但特斯拉美国交付的Model 3/Y已实现电池包100%本土生产,不再依赖中国电池零件。关税砸下去,适配不及的自家车企先受影响。 面对打压,比亚迪早有准备,在墨西哥投20亿美元建超级工厂,预计2026年底投产,年产能15万辆,72%零部件来自美墨加协定区,直接绕开关税壁垒。宇通、蔚来也在欧洲布局,根本不吃这一套。 用19世纪的保护手段应对21世纪竞争,只会伤了美国工人和消费者。等比亚迪墨西哥工厂一开工,美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更狭窄。这关税墙,到底挡住的是中国车,还是美国自己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4
静静听风吟

静静听风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