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这篇《气到吃不下饭》,一看标题就带情绪,再看内容,讲的其实是两个经典坑:别为别人的错搭上自己的胃口,别为了外物把身体当提款机,这话听着像老生常谈,却恰好踩在打工人高发的“过劳”“被内耗”痛点上。 先拆第一桩事,社交网络每天都在上演“职场吐槽大会”,微博热搜带薪摸鱼还是忍气吞声一个月蹦了三次,据脉脉数据近六成职场人自认遭遇过PUA,你在会议室被同事阴阳怪气,晚上刷手机越刷越上头,激素飙高睡不着,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干活儿,表面上战成0比0,实则输了健康和情绪。 再看第二桩事,国家卫健委去年底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指出,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超50%,高血压糖尿病年年破纪录,背后是996和熬夜文化的常态化,谁没在凌晨两点对着PPT喝过功能饮料,但体检单一出来,肝功能亮红的却只有自己。 作者说人生不是赛场,这话我部分同意,赛场是有人计时有人裁判,输了还能复盘,现实却是你连暂停键都找不到,一旦倒下就只能由ICU接盘,价值观上我们早该升级补丁:情绪可以用拉黑和无视来止损,钱可以慢慢赚,身体只有一次存档。 所以问题来了,当“打工人文学”喊出“命只有一条”已经两年,为何我们大多数依旧在怒怼键盘和过劳KPI之间反复横跳,或许答案不在更多励志文,而在日常的行动清单——今晚十一点前关屏,明早碰到阴阳人先深呼吸三秒,然后把注意力拉回自己,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