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协议签署,特朗普情绪激动:再也不怕了,以后稀土根本用不完! 白宫签署的美澳

白虎简科 2025-10-24 19:04:43

重磅协议签署,特朗普情绪激动:再也不怕了,以后稀土根本用不完! 白宫签署的美澳稀土协议,与其说是一份撼动全球格局的产业蓝图,不如说是一次精心编排的政治表演。 当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情绪激昂地宣称“一年后稀土多得用不完”时,这句豪言背后,是一个需要被层层剖开的复杂现实。 这首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决心秀”。当特朗普以胜利者的姿态喊出“再也不怕了”的时候,其首要目的,是向外界展示美国摆脱供应链依赖的决心,给国内焦虑的军事和高科技产业喂下一颗定心丸。 你看这协议的数字,就透着一股宣示大于执行的味道。嘴上喊着总价值85亿美元的宏大目标,可落到实处,一会说是初步投资10亿,一会又说未来半年要投超过30亿,甚至还提到了22亿美元的融资,数字前后打架,恰恰说明了计划还相当粗糙。 这场秀的直接诱因,是中国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理,狠狠戳中了美国的痛点——其稀土供应约九成依赖进口,而中国是主要源头。 所以,这场表演的政治意义,远比短期内的产业成果重要得多。 然而,产业的逻辑是沉默且坚硬的,它无法被政治的喧哗所跨越,资本和资源碰个头,并不能凭空变出一个需要数十年积累的完整产业链。 澳大利亚虽然稀土储量丰富,占了全球总量的百分之三到四,但尴尬的是,它挖出来的矿石,很大部分还得送到中国去精炼。 有矿不等于有能力,这才是核心矛盾,中国的领先,早已不是资源垄断,而是技术、专利和全产业链的结构性优势。 美澳在稀土精炼和材料制造这些核心技术上存在短板,全球相关专利大部分都握在中国手里,这道鸿沟可不是砸钱就能迅速填平的。 更别提成本这道绕不过去的坎,美国以前就扶持过本土企业,结果因为成本太高而惨淡收场。 如今要和澳大利亚新建精炼厂,不仅生产成本预计远高于中国,连美国部分地区紧张的电力供应,都会成为这个高能耗产业的掣肘。 产业界都知道,稀土从投建到产出,通常需要至少三到五年,特朗普许诺的“一年见效”,听起来更像是一句竞选口号,而非产业时间表。 对于棋局中的澳大利亚来说,这份协议更是让它陷入了地缘夹缝中的艰难权衡,这根本不是一次单纯的经济合作,而是一次高风险的站队,国内为此忧心忡忡。 一边是协议带来的不确定前景,另一边,中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无数的铁矿石、小麦等着出口,万一影响了对华贸易,这个经济代价谁来承担?这种担忧绝非杞人忧天。 而且,这份协议是美澳军事与贸易深度捆绑的一部分,和核潜艇项目等打包在一起,与美国捆绑得越紧,澳大利亚失去战略自主性和经济稳定性的风险就越大。 更何况,中国的反制能力让澳大利亚想“曲线救国”的算盘变得异常复杂,中国已对含有其稀土成分的产品出口进行管控,这意味着澳大利亚的选择空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说到底,美澳这份稀土协议,是一场由政治需求驱动、却被现实规律严重制约的尝试。它成功地制造了舆论声量,却远未触及全球稀土产业格局的根本。 真正的产业主导权,源于市场规律下的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全产业链的协同,而非一纸协议或政治豪言。美国追求“稀土自由”的道路,考验的将是其重振实体产业的长期耐心与能力。 参考资料: 美澳签协议,特朗普夸口:一年后将有好多稀土,都用不完——2025-10-21 16:51·观察者网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白虎简科

白虎简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