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欠122亿的巨债,跑路美国七年,谁曾想400多名老员工,让原本资金断绝、走投无路的乐视起死回生,告别内卷和996,工资照发,社保不欠,过得比国内90%打工人都滋润,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无辜笑] 这种状态与它昔日的崩盘危机形成了巨大反差,乐视的转折点始于创始人贾跃亭离开国内,他从视频网站起步,逐步将乐视扩展至电视、手机、汽车乃至影视体育多个领域。 2016年其家族财富曾高达640亿元,然而过度扩张导致资金断裂,2017年贾跃亭赴美,此后未归。 创始人离场后,乐视背负上百亿债务,后又因连续十年财务造假被处以重罚,在外界看来,这家公司难逃破产命运。但留守的员工推动了一场彻底的业务收缩,裁撤不切实际的板块,聚焦于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业务。 公司人员从高峰时的上万人缩减至四百余人,运营成本大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失去强力领袖主导宏大战略后,公司的经营风格反而转向务实。 收入来源方面,许多人误以为《甄嬛传》是乐视的救命稻草。这部当年以2000万元购得的剧集至今仍带来稳定收益,但实际贡献不足总收入的5%。公司真正的收入支柱来自视频会员、广告和电视硬件销售等传统业务。 目前乐视员工约400人,年度薪酬支出约1。2亿元,人均年薪约27万元。虽不及头部互联网公司,但在行业中已属不错水平。更重要的是公司避免了过度加班和内卷文化,周三半天工作,日常下午四点后办公室人员稀少。 从目前看乐视似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路径。不盲目扩张,不空谈愿景,只专注在能力范围内的稳健经营,公司如同一艘没有船长的船,却依靠船员协作维持了平稳航行。 与此同时贾跃亭在美国仍背负约147亿元债务,继续投入造车项目,他曾在去年底表示希望能回国,但这些年来,乐视已在没有他的情况下走出了自己的生存之路。 企业放下过度野心、剥离资本光环后,反而可能找到更可持续的节奏,在普遍追求增长与规模的氛围中,乐视的选择提示了另一种可能,有时候,生存本身比做大做强更有意义。 看了乐视的“神仙”现状,网友们可是炸开了锅: “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吗?钱多事少离家近不敢想,但钱够事少准点下班就是天堂,乐视还招人吗?我现在就去投简历!” “别看现在爽,这种没‘老板’的公司能走多远?说白了就是在吃老本,《甄嬛传》还能再播十年?等老本吃完了,这400多人怎么办?我持观望态度。”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时候公司最大的负担不是员工,而是老板不切实际的梦想,砍掉烧钱的业务,专注能赚钱的,公司反而能活下来,这对那些盲目扩张的企业真是个启示。” “人均27万在北京虽然比不上大厂,但加上四天半工作制,时薪其实非常可观,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反对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无限度压榨个人时间的低效内卷。” 您认为乐视的这种“无老板”的慢节奏模式,是未来企业可以借鉴的可行方向,还是只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偶然案例呢? 官方信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北京监管局 — 行政处罚决定书

用户10xxx02
老是吹有什么意义,这样还不把老板炒啦,还想让他回来啊
GZ- KJ 汉
欠债千亿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