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快要崩溃了!德国发布令全世界震惊的大消息:德国政府建议把退休年龄提高到73岁,因为已经无法支撑庞大复杂的养老金体系!我感觉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会面临这项问题。 2025年10月,德国科学顾问小组提出建议,计划从2026年起逐步把法定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7岁提高到73岁,这个消息确实让不少人吃惊,但背后全是养老金体系撑不住的现实压力。德国的养老金是“现收现付”模式,就是现在上班的人交钱,直接用来养退休的人,这种模式太依赖劳动人口的数量了。 可现在德国的人口结构早就失衡了,2025年65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总人口的23.7%,是国际老龄化标准的3倍还多,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的2.1,劳动人口越来越少。 具体看数据更清楚,1990年还有4个劳动者供养1个退休者,到2025年已经变成2.3个劳动者养1个退休者,预计2035年还会跌破2:1的临界点。 更棘手的是,德国人平均能活到81.2岁,退休后领养老金的时间越来越长,支出自然就涨上去了。2024年德国养老金支出已经达到1179亿欧元,占了联邦预算的近25%,2025年要拿1210亿欧元填补亏空,而2027到2029年财政总缺口预计会有1720亿欧元。 雪上加霜的是,德国经济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GDP下滑0.3%,2024年又萎缩0.2%,政府钱袋子变瘪,补贴养老金的能力也跟着下降,可不就得打延迟退休的主意吗。 其实德国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现在全球多数国家都面临类似的麻烦,延迟退休已经成了普遍选择。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超半数成员国都在把退休年龄和预期寿命挂钩,预计到2060年,这些国家的平均退休年龄会从现在的63.8岁升到65.9岁。就说日本,早就把法定退休年龄从55岁提到了65岁,还规定65岁后每推迟一个月领养老金,每月就能多拿0.7%,要是工作到75岁,养老金能比65岁领多拿84%。 法国2023年也强行通过了养老金改革,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逐步提到64岁,还规定要交满43年社保才能领全额养老金,这样一改,到2030年每年能省177亿欧元,不然当年就会有135亿欧元的赤字。 这些国家的难题和德国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低、寿命延长这三个因素搅在一起。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会首次突破16%,到2070年代末,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会超过18岁以下的孩子。 就拿日本来说,老龄化比德国还严重,早就面临劳动力短缺,只能靠延迟退休来补缺口。就算是一些原来人口年轻的国家,未来30年老年人口也会明显增加,养老金压力迟早会来。 而且不管是德国还是其他国家,养老金体系大多依赖“现收现付”,只要劳动人口增长跟不上退休人口增长,缺口就会出现。德国现在有560万具备工作能力的人靠津贴生活却不就业,制造业、服务业又缺人,劳动力供需错位让问题更突出。年轻人的压力也大,德国年轻人43%的工资要用来交社保,既攒不下钱,也没动力消费,长此以往经济增长更慢,养老金的缴费基数还会进一步缩水。 当然,提高退休年龄不是容易事,德国街头已经有了抗议,建筑工人质疑“腰都直不起来怎么干到73岁”,确实,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工作能力衰减节奏不一样,这也是各国改革都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很多国家会配套一些政策,比如德国计划2026年实施“主动养老金”,退休后继续工作的人每月2000欧元收入免税,想鼓励有能力的人多干几年;法国也搞了“早减晚增”,提前退休每年少拿5%,延迟退休每年多拿5%,用经济手段调节。 说到底,养老金问题本质是“算术问题”,一边是领钱的人多、领的时间长,一边是交钱的人少、经济增长慢,算下来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德国提73岁退休只是应对的办法之一,其他国家不管现在有没有动手,迟早都要面对这个现实。 毕竟只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变,养老金体系的压力就会一直存在,这不是哪个国家的个别问题,而是全球都要共同应对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