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一波又稳了!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

非常盘点中 2025-10-27 20:23:08

中方这一波又稳了!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货重启附带三项关键调整:一是需与安世中国重新签署专属供应协议;二是所有交易将统一采用人民币结算;三是因国内市场订单需求激增需优先保障,对欧出货量及交货周期将做出动态调整。 这事儿得从上个月的风波说起,荷兰突然冻结安世半导体的资产和股权,搞得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跳脚,警告说芯片库存只够撑几周,再断供就得停产。 要知道安世可不是普通小厂,作为原飞利浦半导体事业部,它手握 60 多年技术积累,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份额高达 12%,稳稳坐进前三甲,大众、宝马的电动车生产线早把它的芯片当成了 “必需品”。 就在欧洲车企快扛不住的时候,安世中国突然松口恢复供应,但附加的三个条件直接把他们打懵了。第一个要重新签专属供应协议,看着简单,实则堵死了欧洲车企 “找备胎” 的念想。 之前欧洲车企还想从其他厂商调货,可车规级芯片的新供应商认证得花好几个月,安世这招等于把他们的供应链牢牢锁在自己手里 —— 想拿货?就得排他,不能再琢磨着分散采购那套。 更狠的是第二个条件:全用人民币结算。这可不是小事,安世去年营收 147 亿,光第三季度就卖了 43 亿,欧洲市场占比不低。 以前欧洲车企采购芯片都是用欧元或美元,现在突然切换货币,不光得重新对接银行系统,还得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 可他们没得选,谁让自家电动车的动力系统离不开安世的芯片?有消息说,宝马已经紧急开通人民币结算账户,毕竟停产一天的损失就得几千万欧元。 第三个条件更戳中痛点:优先保障中国市场,对欧出货量动态调整。这可不是故意刁难,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正爆单,2025 年前十个月产销都涨了 33%,一辆智能电动车要装上千颗芯片,国内需求确实压不住。 安世中国区收入已经占到全球近一半,汽车业务收入更是激增 26%,优先保本土订单合情合理。可这可苦了欧洲车企,大众德国工厂已经把产能预期下调了 10%,就怕芯片供不上。 欧盟这下彻底陷入两难,一边喊着要靠 430 亿欧元的《芯片法案》实现 2030 年 20% 的产能目标,可现实是欧洲连 22 纳米以下的代工厂都没有,英飞凌新建的工厂要到 2031 年才满产。 另一边美国还在背后拱火,之前就是美方施压荷兰搞资产冻结,逼着安世换中国籍 CEO,结果把欧洲车企坑得最惨。 现在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跟着警告断供风险,可真要选边站,欧洲车企第一个不答应。毕竟芯片可比 “盟友义务” 实在多了。 安世这波操作,本质上是把芯片变成了 “战略筹码”。就像当年的稀土一样,中国手里攥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安世的晶圆厂在德国、英国,封装厂却在中国东莞,核心制造环节早就和中国市场深度绑定。欧盟想摆脱依赖?短期根本不现实,光建工厂、搞研发没有五六年下不来,可电动车市场一天都等不起。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还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 “加速器”。以前高科技产品贸易都是美元欧元说了算,现在安世开了头,说不定以后汽车芯片、半导体设备都得跟上。欧洲央行最近偷偷增持人民币储备,恐怕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说到底,芯片这东西比稀土更狠,直接卡着工业制造的 “脖子”。G7 之前还想抱团搞芯片封锁,现在安世一出手,就把他们的虚伪照得明明白白:美国只顾着自己施压,欧盟被架在中间进退两难,最后还得乖乖给人民币买单。 这哪是恢复供应,分明是中方给全球产业链立了新规矩 —— 想拿关键芯片?先按中国的规矩来。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