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双方就两国的关系发展以及未来合作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取得了广泛的共识。 要知道 2018 年澳大利亚跟着别人起哄禁止华为 5G 那会儿,中澳贸易额一下就跌了 23%,多少澳洲商家眼睁睁看着生意黄了。 可到了 2025 年,中国从澳洲买的铁矿石反倒创下 1.2 亿吨的新高,这大起大落的转折里,藏着堪培拉总算想明白的生存智慧 —— 跟中国对着干没好处,务实合作才是正路。 先说说 2018 年那阵儿的糊涂账。当时澳大利亚前政府一门心思跟着美国跑,非要在 5G 建设上排挤华为,这可不是小事,直接戳伤了两国合作的根基。 要知道中国是澳大利亚连续 15 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澳洲的铁矿、煤炭、葡萄酒大多都靠卖给中国赚钱。可他们偏要揣着明白装糊涂,结果贸易额立马给了颜色看,暴跌 23% 意味着什么? 就是无数澳洲矿工面临失业,酒庄的酒堆在仓库里发霉,港口的货轮停着落灰,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啊。 那会儿澳洲普通老百姓都怨声载道,可前政府还嘴硬,总觉得有美国撑腰不怕,现在看真是犯了糊涂。 真正的转变是从阿尔巴尼斯的工党政府上台开始的,这才叫摸准了生存的门道。 工党本来就有跟中国打交道的老传统,1971 年就是工党领导人顶着冷战压力访华,后来促成了中澳建交。 这次他们上台后,立马改了前政府的老路子,喊出 "能合作就积极合作,有分歧就各持异议" 的口号,这不就是实在人说实在话嘛。阿尔巴尼斯自己都说,外交本事不是制造对抗,是处理分歧,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最能看出澳洲转变的还是铁矿石贸易,这可是两国经贸的 "压舱石"。2023 年澳洲 85% 的铁矿石都卖给了中国,到 2025 年虽然占比降到 57%,但单月进口量却冲到 1.2 亿吨新高,这里面全是门道。 之前澳洲矿企牛气冲天,必和必拓这些巨头非要用美元结算,还把成本才 20 多美元的铁矿卖到 100 美元以上,搞得中国钢铁企业利润率才 1.5%,简直是赚黑心钱。 后来中国也不含糊,一方面整合成立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统一跟他们谈判,另一方面找了巴西、非洲的新货源,几内亚那个年产 1.2 亿吨的超级铁矿马上就要投产了。 这下澳洲慌了,必和必拓先是同意部分用人民币结算,后来干脆服了软,因为他们知道,除了中国没人能吃下这么多铁矿,要是中国不买,他们的矿石只能烂在地里,每天损失都得几千万。这就是现实,谁离了谁过不下去,心里得有数。 不光是铁矿,其他领域的合作也都跟着回暖,这都是澳洲放下身段的结果。就说葡萄酒吧,之前中国对澳洲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出口一下就崩了。 2024 年 3 月一取消关税,4 月澳洲对华葡萄酒出口就冲到 8600 万澳元,到了 2024 年前 9 个月,进口额直接比去年涨了 613 倍,这数字多吓人! 还有煤炭、木材、大麦这些以前卡着的品类,现在都慢慢恢复了贸易。2024 年 10 月澳洲还主动终止了对华不锈钢水槽的双反措施,商务部都说这有利于两国合作,这不就是用实际行动示好嘛。 澳洲能想明白,说到底还是利益说了算,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2023 年澳洲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就有 627 亿美元,占了他们全球顺差的 75%,对华贸易直接给澳洲创造了 59.56 万个就业岗位,每个家庭每年能省 4.2% 的生活成本。 悉尼科技大学做的民调显示,62% 的澳洲人都知道从对华关系里获益,61% 的人觉得该跟中国搞好关系,这说明前政府的糊涂政策早就不得人心了。 西澳大利亚州更明白,他们 85% 的铁矿、99% 的锂都卖给中国,州长疫情后第一个就率团访华,因为他们清楚,保住和中国的合作,就是保住自己的饭碗。 现在李强总理和阿尔巴尼斯会面达成共识,更是把这种合作稳住了。两国重启了中断四年的总理年度会晤,部长级的会谈也多了起来,从政治互信到经贸合作,再到人文交流,都在慢慢回到正轨。 这哪儿是什么 "倒戈",就是回归理性,是最实在的生存智慧。国家之间打交道,本来就该求同存异,有分歧可以谈,但不能拿自己的利益当赌注。 回头看这几年的变化,真挺感慨的。2018 年那阵儿的紧张,到 2025 年的合作新高,澳洲总算明白过来,跟着别人起哄架秧子没用,实实在在赚钱、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根本。 中国从来不是要跟谁对抗,只要对方有诚意,合作的大门一直开着。这次两国谈妥了,对澳洲来说是保住了经济命脉,对中国来说也稳定了资源供应,这才是双赢。 堪培拉的这份智慧,就是认清了现实、放下了身段,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国家再大,百姓再富,也经不起瞎折腾,互利共赢这四个字,才是国与国相处的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