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联储对外宣布了 10月29日,美联储降息几乎已成定局!根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市场预测美联储在10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9.5%。这意味着美联储很可能在今晚公布的利率决议中宣布今年第二次降息,继续其宽松步伐。 99.5%的概率可不是虚的,10月28日美股刚创历史新高,三大股指连涨三天,全在等这波“放水” 。要知道9月才刚降过25个基点,把利率拉到4.00%-4.25%,这是2025年首次降息。 降息的根子还是就业扛不住了。8月新增非农才15万人,比预期少3万,兼职人员占比还涨了3个百分点。鲍威尔自己都坦言,就业增长明显放缓,下行风险在上升。 华尔街的狂欢夜背后藏着残酷的真相。道指突破四万点大关的烟花,掩盖不了普通民众在超市攥紧钱包的颤抖。那些庆祝历史新高的资本巨鳄,正把通胀的苦果转嫁给每个挣扎在温饱线的家庭。 看看超市价签就懂了。鸡蛋价格比三年前涨了四成,汽油费吞噬着打工人的通勤预算。美联储嘴上说着“稳健通胀”,老百姓的餐桌却诚实地缩水着。这种撕裂感就像看着富豪在游艇上开香槟,而岸边的人正为面包排队。 鲍威尔的坦白透着重磅信号。当央行行长亲口承认就业恶化,说明真实数据可能比公布的更糟。那3%的兼职占比增幅背后,是无数被迫打零工养家的劳动者。稳定工作的消亡正在啃噬经济根基。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08年危机前也是这般景象:股市虚高、就业疲软、央行疯狂注水。如今企业债规模已突破历史峰值,降息这剂止疼药还能麻痹市场多久?金融市场的狂欢恰似暴风雨前最后一场派对。 普通人的生存智慧正在被极限考验。有餐厅服务员开始兼职网约车,有退休教师重新站上讲台。这些微观挣扎汇聚成宏观数据的寒意,比任何经济模型都更真实地折射出经济寒冬。 我们正在见证货币政策的极限挑战。利率降至冰点的同时,政府债务已飙升至35万亿美元。这台巨型印钞机疯狂运转的代价,或许是下一代人将背负更沉重的枷锁。宽松货币创造的繁荣,终究是张需要兑现的远期支票。 资本市场早已看透这场游戏。黄金冲破2500美元彰显着全球避险情绪,比特币单月暴涨20%折射出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信任。当所有资产都在央行洪流中漂浮,真正的价值锚点究竟在何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