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停购俄油!”斯塔默的电话余音未落,中国海关的季度数据就抢先上线:前三季度 7800 万吨俄油、350 亿方天然气,8 月单月对华输气飙升 17%,人民币结算占比冲到 45%。数字像一记耳光,比任何外交辞令都响亮。 我把屏幕滑到战场板块,IISS 的地图用红圈圈出波克罗夫斯克——俄军半包围已成事实;乌军每月蒸发 1.5 万老兵,冬季取暖储备只剩四成。斯塔默口中的“乌克兰处境更好”,大概存在于平行宇宙。 更荒诞的是双标现场:印度因买俄油被美加征 25% 关税,美国却对中国避谈制裁,生怕我们反手削减稀土出口。欧盟第 19 轮制裁刚出炉,匈牙利就扬言起诉,1200 艘影子舰队把俄油改道亚洲,欧盟能源成本再抬一头,德国 200 家工厂直接关灯。 在我看来,市场规律才是硬剧本:需求、价格、管道,哪一项都不听电话里的口号。当“西伯利亚力量”把年输气量悄悄调到 440 亿方,西方政客口中的“能源围剿”就像纸糊的道具,一戳就破。 那么,下一场跨洋电话会议,他们还会拿出同样的台词吗?制裁的尽头,是胜利还是自嘲——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