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察觉,无论特朗普如何发声,我方基本都是由发言人回应一下便作罢,高层几乎对

九鼎观世道 2025-10-29 17:39:24

大家是否察觉,无论特朗普如何发声,我方基本都是由发言人回应一下便作罢,高层几乎对美国采取不理会的态度。即便美方请求对话,也是在多次请求之后,我方才会接听一次电话,这种情况着实反常。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看现在的中美,为什么现在美国那边每次发出对华喊话,我们这边都是轻描淡写地让发言人回应,甚至连个正面“硬刚”都省了?其实,这种“冷处理”是有原因的,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真的被“套路”得太多、太深,不得不谨慎。 回想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风风雨雨,每当美方表示“愿意合作”或者“希望沟通”,我们总是第一时间给出正面回应,期待能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早在2018年贸易摩擦刚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好言相劝,愿意谈判,愿意做出让步。可结果呢?谈判桌前刚拍板的协议,转头美国就推翻,关税一波接一波,让我们始料未及。 不仅贸易领域,科技战也是如此。美国嘴上说“可以适度放宽对华技术出口”,但实际上,政策一变再变,芯片、设备、软件限制越来越多,今天说放松,明天突然收紧。 还记得2020年美国承诺给华为某些豁免许可吗?没多久立刻作废,导致我们企业多次被动应对,损失惨重。 美国还曾多次对中国企业和学生变换政策。比如,有一年刚宣布欢迎中国留学生申请STEM专业,没几个月又以“国家安全”为由大面积拒签。 中国公司被邀请参加某些国际展会,结果到了现场又被临时取消资格。大大小小的“变脸”,已经把我们折腾得够呛。 另一个例子就是疫情期间。最初美国一再表示愿意与中国合作抗疫,希望共享经验和物资。 我们派出医疗物资、技术团队,一片善意。但没过多久,美国政客开始甩锅中国,大肆传播阴谋论,甚至污蔑我们的抗疫成果。我们本来是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帮忙,结果最后却成了“替罪羊”。 还有高科技领域的合资合作。美国许多科技巨头曾经和中国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答应共同研发新技术、共同开发市场。 但一旦遇到风向变化,美方往往第一个撤资、断供,甚至对合资方进行调查和制裁。很多国内企业投入巨资,最后不仅项目黄了,还被顺带“抄了底”。 正因为经历过这些大大小小的教训,我们才会在外交互动中变得越来越谨慎。美国不是不知道这些事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可每次对话前后,总是“脸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实际操作却往往完全相反。我们已经很清楚:对方说的话,听听就好,不能太当真。 每次我们主动去沟通、去解释,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对方得了便宜还卖乖。我们如果总是积极回应,一方面会被对方当成“软柿子”,另一方面自家民众也会质疑政府是不是太“好说话”。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美国方面一有风吹草动,我们更多是通过发言人“例行公事”地回应,既不完全冷淡,也不主动升温。只有等到美国真正展现出诚意后,我们才会考虑高层互动。否则,继续耗下去,对我们来说反而更安全。 说到底,这种“低回应”不是不想沟通,而是经验教训太多了。我们不怕合作,也不怕谈判,但绝不会再轻易相信对方的“口头支票”。与其反复掉进同一个坑,不如多留一手,静观其变。你们说呢?

0 阅读:0
九鼎观世道

九鼎观世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