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台湾退役军人黄征辉在电视节目上表示,台湾省只有台湾保留军队,大陆才有机会统一他说的一点不错,台湾省解放以后,肯定要保留军队,这支军队的名称,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 (信源:搜狐网——如果台湾提出回归条件:制度不变,军队保留,大陆会同意吗?) “只有台湾保留军队,大陆才有机会统一!”台湾退役“海军上校”黄征辉抛出的这番言论,近期在两岸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 这个曾参与军火生意、自诩“懂军事”的人,竟把国家统一当成了“讨价还价的筹码”,妄图让台湾在“挂统一名号”的同时,攥紧独立军权。 这哪里是“和平统一新思路”,分明是披着“谈判”外衣的“变相分裂”,彻底暴露了对国家主权本质的无知,也低估了大陆实现完全统一的决心与实力。 要戳破黄征辉的荒谬,首先得看清“保留军队”背后的猫腻。他声称,台湾回归后要“保留现有军队编制,独立运作,不受解放军管辖”,甚至要求大陆全包军费、提供顶尖装备,只允许台军 “自己管自己”。 可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国家主权的核心,首当其冲是对全国军队的集中指挥权。纵观全球,没有任何一个统一国家会允许地方拥有独立武装。 如果台湾手握不受中央管控的军队,那“统一”不过是徒有虚名的空壳,与“另立炉灶”的分裂行径有何区别?这不是在谈统一,而是在为“长期分裂”找借口,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 黄征辉的逻辑存在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误判。他以“保留生活方式”为幌子,混淆“军权独立”与“社会制度差异”,前者是触碰国家主权底线的原则问题,后者是统一后可协商的治理方式。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傅作义将军面对解放军兵临城下,未执着“保留军权”,而是接受改编,让部队融入人民军队体系,既保全古城,又顺应历史大势。这种以国家统一为重的格局,与黄征辉之流“死守军权”的投机心态形成鲜明对比。 更可笑的是,黄征辉明知两岸军力早已“一边倒”,却还把台军当成“谈判筹码”。他自己在节目里都承认“解放军三天就能拿下台湾”,却仍幻想用“保留军队”拖延时间。 如今的台军,无论是装备性能还是人员素质,都与解放军相差悬殊,在这种实力差距下,还谈“保留军队”,无异于 “拿着鸡蛋碰石头”,高估了自己的分量,也低估了历史前进的力量。 大陆对和平统一的诚意,从来都体现在行动上:从《告台湾同胞书》到《反分裂国家法》,始终承诺 “保留台湾现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在经济上让利台湾同胞,在民生上保障台胞权益。但诚意不等于无底线妥协,在军权归属这一核心问题上,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黄征辉这类观点,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投机。他嘴上喊着“爱台湾爱中国不冲突”,实则想借“保留军队”的模糊说法,延长谈判时间、维持分裂现状,甚至妄想等待外部势力介入。 可历史早已证明,外部势力只会把台湾当成“棋子”,绝不会为台湾“拼命”——一旦局势失控,最先抛弃台湾的,就是那些平时喊得最响的“盟友”。而大陆实现完全统一的决心,早已写进国家意志,不是任何个人的“奇谈怪论”能撼动的。 黄征辉的言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人在统一问题上的“幻想与偏执”。他们忘了,统一不是“赏赐”,而是台湾的唯一出路;军权不是“筹码”,而是国家主权的底线。 和平统一的大门始终敞开,但门槛清晰——必须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必须承认军权归中央。如果还在“保留军队”的迷梦里打转,最终只会错失和平机会,让台湾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国家统一的车轮滚滚向前,绝不会为谁停下。黄征辉之流的“奇谈”,终究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而两岸同胞真正该思考的,是如何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实现台湾的稳定繁荣,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有“分裂”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