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15真有那么不堪吗?说句实话吧,其实就相当于人家美国30年前的技术,可绝妙之

水绿玩转世界 2025-10-30 11:30:39

涡扇15真有那么不堪吗?说句实话吧,其实就相当于人家美国30年前的技术,可绝妙之处就在于,美国从此之后就再没进步过。   很多人还不知道,美国那边一份发动机性能报告被扒了出来,算是把藏了几十年的底给漏了,这份由美国联邦政府问责局公开的文件,直接戳破了之前传得神乎其神的F-119发动机神话。   原来这款装在F-22上的核心动力,推重比根本不是外界猜的那么高,实际数字比预想中低了不少,这事儿一曝光,好多人开始重新琢磨,涡扇15到底算不算真的落后。   F-119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定型的,算下来确实有三十多年历史了,以前大家都觉得它技术顶尖,推重比能到9到10的级别,结果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算上二元矢量喷管这些配件,实际推重比只有7。   另一款F-135更有意思,常规型号推重比还不如F-119,垂直起降版的数值更低,后来才搞明白,原来早期宣传的都是原型机的极限数据,真到量产的时候,为了安全加固、加隐身涂层、装冷却系统,重量一下就上去了,性能自然打了折扣,美军自己也从没在官方资料里说过推重比能到10,都是外界跟着厂商的宣传瞎猜的。   再看涡扇15,现在已经批量装在歼-20上了,这款发动机从开始研发到现在也就十几年,进度比美国当年快得多,虽然研发的时候确实参考过F-119的设计思路,但没走美国的老路。   美国为了提高发动机温度增加推力,只能把涡轮叶片做得更厚,结果重量上去了,性能反而没拉开差距,而涡扇15直接在材料上突破了,用的新合金叶片又薄又能耐高温,不用靠加厚来保命,重量控制得好,性能自然就上去了。   而且涡扇15的推力比F-119大不少,能支撑战机长时间超音速飞行,不用一直开加力,省油还延长发动机寿命。   最关键的是美国这三十年的进步真没想象中那么大,F-119定型后基本就没大改,现在装在F-22上,维护起来特别费劲,据说飞一个小时就得修一百多个小时,好多F-22因为发动机问题趴窝。   F-135虽然推力看着高,但毛病更多,经常因为过热出故障,2025年这会儿还有不少F-35因为备件短缺停飞,他们搞的下一代变循环发动机,喊了好几年口号,到现在也没法量产,主要是结构太复杂,成本高得吓人,国会都不愿意给钱。   美国早期靠技术积累占了先机,但后来越来越依赖厂商宣传,为了拿经费有时候会故意低报研发阶段的重量数据,等实际装机重量上去了,性能自然缩水,而且他们高端制造业有点空心化,好多关键材料和零件得靠进口,供应链一卡就出问题。   而咱们这边是踏踏实实一步步来,集中力量攻难关,从材料到制造全链条自己把控,虽然起步晚,但每一步都很扎实,涡扇15从实验室到批量生产用了十几年,解决了之前发动机寿命短、推力不足的老问题,现在可靠性越来越高,歼-20的装备规模也跟着上来了。   有些人只看到F-119三十年前就定型了,却没看到涡扇15的综合性能已经超过了现在的F-119,更没看到美国这三十年在发动机领域基本是原地踏步,甚至因为各种问题出现了倒退。   航发这东西不是比谁定型早,而是比谁现在更能打,谁的后续潜力更大,现在涡扇15已经站稳脚跟,下一代发动机的研发也在推进,目标更明确,路子也更清晰。   美国航发神话的破灭,其实给大家提了个醒,技术领先这事儿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三十年时间,足够一个后起之秀追上来,也足够一个领跑者因为停滞不前被赶超。   涡扇15的意义不光是给歼-20装上了可靠的心脏,更证明了只要方向对、肯投入、沉得住气,再难的技术壁垒也能打破,以前咱们被卡脖子的时候,多少人说航空发动机是天花板,现在再看,这天花板已经被咱们捅开了一个口子。   当然,也不能说现在就已经全面超越了,美国在发动机整合和部分基础研究上还有积累,但差距确实在快速缩小,而且咱们的进步速度比他们快得多,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那些早年被美国宣传误导的认知,是时候更新了,真实的技术竞争,拼的不是历史光环,而是当下的硬实力和未来的潜力。   大家聊聊,你觉得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咱们的航空发动机用不了多久能实现全面领先吗?

0 阅读:115
水绿玩转世界

水绿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