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了!四川,男生大学学的是烹饪专业,他称自己一年学费5200元,平时上课都是连

三事堂 2025-10-30 19:05:14

后悔了!四川,男生大学学的是烹饪专业,他称自己一年学费5200元,平时上课都是连吃带学的,西餐一节课成本都要3000元,所以早已经把学费给吃回来了,看人家上个大学还赚了。网友:这专业应该没人逃课吧! 男孩本来平时都特别爱吃各种美食,从小梦想就想当一位美食家。这不当高考填志愿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烹饪,不过在这个学校烹饪专业是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不算低,还是个本科。 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他很开心,学的也起劲。上课学做的每一道美食,最后都要他们品尝。这样既能练厨艺,还能把学费给吃回来,何乐而不为呢,我看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这话听着让人羡慕到眼红!但只有真正学过烹饪专业的人才知道,“上课连吃带学”的背后,藏着多少常人看不到的辛苦。男生后来在采访里吐槽,第一次上西餐实操课,光是练习刀工就练到手腕酸痛,切洋葱切得眼泪直流,连吃饭都没了胃口。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得硬着头皮练——烹饪专业的实操课容不得半点马虎,牛排的熟度要精准到秒,摆盘的角度要分毫不差,稍有失误就会被老师当场指出,甚至要重新做一遍。 网友调侃“没人逃课”确实没说错,但这可不是单纯因为能吃美食。这所学校的烹饪专业作为王牌,课程强度大到惊人:早上八点上理论课,记食材特性、营养配比、烹饪原理,密密麻麻的笔记抄满好几本;下午两点进实操厨房,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从食材处理到成品出锅,全程不能有丝毫松懈;晚上还要上选修课,学西餐礼仪、菜单设计,甚至要研究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有一次男生为了练一道法式焗蜗牛,连续一周泡在厨房里,反复调整火候和酱料比例,直到老师点头认可才罢休,回家后累得倒头就睡,连晚饭都没力气吃。 所谓“西餐一节课成本3000元”,可不是随口说说。男生晒出的上课食材清单里,光是进口牛排就要几百块一块,松露、鹅肝更是家常便饭,再加上顶级橄榄油、专用香料,一节课下来的食材成本确实高得惊人。但这些昂贵的食材,对他们来说既是福利也是压力——如果做砸了,不仅浪费食材,还会影响成绩。有次他的同学因为没控制好烤箱温度,把一整块价值500元的菲力牛排烤焦了,当场红了眼眶,不仅要写检讨,还得利用课余时间帮老师整理厨房“赎罪”。 不过这份辛苦,在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美食那一刻,就全化成了满足。男生说,第一次成功做出惠灵顿牛排时,看着酥皮金黄酥脆,切开后内里是粉嫩的三分熟,香气扑鼻,那种成就感比考了满分还开心。而且上课品尝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吃”,而是要带着专业眼光去评判:口感是否达标、调味是否均衡、火候是否到位,还要写下详细的品鉴报告。久而久之,他的味蕾变得异常敏锐,能精准尝出菜品里每一种香料的比例,甚至能判断出烹饪时的温度变化。 更让人羡慕的是,这个专业的“隐形福利”太多了!学校经常邀请星级酒店的主厨来授课,他们不仅能学到行业前沿的技术,还能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每逢节日,他们还要给学校师生做美食,从中秋月饼到圣诞大餐,全程由学生主导,既练了手艺,还能收获满满的好评;毕业时更是供不应求,不少同学没毕业就被各大酒店、高端餐厅提前签约,起薪比普通专业高不少。男生说,他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毕业后开一家自己的私房菜馆,把上课学到的美食都分享给更多人。 但也有人泼冷水:“烹饪专业看着光鲜,其实又累又辛苦,而且职业天花板不高。”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厨师行业不仅要体力好,还要能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节假日往往是最忙碌的时候。但男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再累也值得。而且现在大家对美食的需求越来越高,只要手艺过硬,就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更何况,能把爱好变成专业,还能靠上课“吃回学费”,这样的人生简直不要太圆满。 其实这个男生的经历,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选专业不一定非要追热门、看前景,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很多人高考填志愿时,盲目选择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结果上课提不起兴趣,浑浑噩噩度过四年;而这个男生因为热爱美食,选择了烹饪专业,不仅学得开心,还能掌握一门实打实的手艺,未来的道路也越走越宽。 当然,兴趣只是起点,想要做好一件事,还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烹饪专业的“吃”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练习和坚持;看似轻松的课堂,藏着的是对专业的敬畏和执着。这样的“赚学费”,不是运气,而是努力换来的回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42
三事堂

三事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