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了,俄罗斯停火 当地时间10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对外宣称:普京已经下令为

掘密探索 2025-10-31 11:02:14

不打了,俄罗斯停火 当地时间10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对外宣称:普京已经下令为包括乌克兰记者在内的外国记者联系乌克兰武装部队指挥部时提供通行便利,以方便记者们前往红军城、季米特洛夫等区域。   按俄国防部的说法,这次放行的三个地方——红军城、季米特洛夫、库皮扬斯克,全是乌军死守的前线要塞,俄军承诺停火时不打炮,但有个前提:记者得先找乌军指挥部申请,还得保证俄军人员安全。   这事儿最搞笑的是时间限制,5小时能干啥?战地记者从集合到穿越火线,至少得花2小时,实际采访时间可能连3小时都不到。   更关键的是,乌军会不会放行?这些地方之前连国际红十字会都进不去,俄方这波操作,到底是真心让记者看真相,还是想借机摸乌军底细? 俄方的小算盘其实挺明显,最近西方媒体天天说“俄军进攻卡壳”,俄方急着想通过记者镜头证明自己“没怂”。   停火5小时,既能装出“我很开放”的样子,又能借外国记者的嘴反驳“俄军搞破坏”的指控,可乌方为啥这么警惕?   说白了还是信不过,之前俄乌因为人道走廊扯皮的事儿太多了,乌军怕俄方借机收集情报,或者故意安排记者拍些对自己有利的画面。   说到底,这波操作是信息战的新玩法,俄乌冲突早就不是单纯打炮了,现在比的是谁能控制舆论。   俄方这招,相当于把战场从炮火连天的前线,搬到了镜头前,让全世界看看,到底是俄军在“欺负人”,还是乌军在“硬撑着”,这种“真人秀式战争”,比发多少份外交声明都管用。 现在俄乌这架打得太久,连“摆造型”都玩出花来了,普京这招“停火5小时”,表面是人道主义,实际上是想在信息战里抢个“道德高地”。   不过说实话,我挺能理解乌方的顾虑,战场上最值钱的就是情报,5小时足够俄军用无人机把乌军阵地扫一遍,或者让记者“不小心”拍到些敏感装备。   但换个角度想,俄方敢开这个口子,也说明他们对自己的防线有底气,真要是有大漏洞,哪敢让记者凑这么近?   最讽刺的是,这场“停火秀”里,真正的主角,前线的士兵和平民,反而成了背景板,记者们忙着拍炮火、数伤亡,却没人问问那些躲在地下室里的老人:“你们到底想要啥?”   战争打到现在,早就不是简单的“好人打坏人”了,而是各方在抢地盘、抢资源、抢舆论的混战。   最后说句大实话:5小时停火,照见的不是和平的希望,而是战争的荒诞,当双方开始用“记者通行证”当武器时,说明这场冲突已经从“打人”变成了“比谁更会演”。   至于谁能笑到最后?可能只有那些坐在沙发上刷手机的我们,才真正成了这场“战争真人秀”的观众。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