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赛力斯前三季度业绩:优秀
都觉得远低于预期,但我觉得极其优秀,如果多点跟踪这些公司的成才历史,就会知道高速发展期,这个非常正常,所以我也没预测三季度多少,当然,我以前经常预测,偏差挺大的,需要纠偏,但这也就是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对于目的地来说,是不变的。
二季度我都说净利润低点没关系,干掉对手先,利润太高不是好事,营收同比基本没什么区别。
看看税高了3亿,销售费用高了20亿,管理费用多了3.8亿,研发费用多了7亿,所得税费用多了5亿,全部加起来前三季度对比去年前三季度多了38亿!!!如果这部分没有高这么多,是不是多了30多亿利润。只有成熟期的公司才不需要加大投入。成熟期去计算,按照这个营收大致就是53亿+30亿=80多亿
当然,除了以上的费用增加,单独将销售费用列出来,还能增加不少,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合计高达14.5%了,今年刚好M8和全新M7出来,销售费用有所增加也是正常的,但是明显比较高,到底怎么回事呢?
24年Q2到25年Q3,每个季度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3.7%、12.6%、13.5%、13.9%、14.5%、14.6%,品牌做起来后,这个会逐步降低的,这是必然的,但也有必要分析下这个数据为什么这么高。
赛力斯港股招股书有写明,和华为的合作,其不参与分成,但会花钱采购广宣服务,这个也不会多高,逐步降低是必然的。
我一周前提出疑问,但没有人回答我,我就自己去找答案,大概率是找到了。
目前华为智驾是3.2万一套,优惠价是1.2万,车企补贴2万,问界前三季度卖了27万辆,如果这个补贴全部车企承担,那就是54亿的费用,归到销售费用里面,那前三季度销售费用105亿左右,销售费用率10%多点,目前这个阶段就很合理了。为了求证我心中的疑问,我准备给赛力斯、长安、东风、比亚迪等这些才有华为智驾的品牌问下谁承担了这个费用,只是问了董秘小姐姐,其他的忘了问,明天再问问。董秘小姐姐听我说是不是公司承担了五六十亿的华为智驾包的补贴,她给我打太极,说公司这个利润对比其他公司表现多好,让我放心,至于这个费用归到哪里,她不可能说,这个没关系,这个费用是不是五六十亿,她也没明说,只是说没这么多吧。这些信息很重要,有承担,但肯定没这么多,至于多少,不知道,销售费用哪里也没有明细。然后我看了下引望24年上半年营收100亿多点,50亿左右是卖软件,50亿是卖硬件的,其中华为智驾和座舱方案的车销量大致21万辆,包含HI模式等所有采用方案的销量,软件50亿左右毫无疑问是智驾包和座舱系统,主要还是智驾包,50亿的情况下,单车软件费用是2.5万左右,假设鸿蒙座舱系统一套三四千元,那智驾包就是2万多一套,跟3.2万有差距,大致1万元,那就是27亿,如果减去这个费用,那销售费用率12%就很正常了,因为今年两款重磅车型上市,参考特斯拉前几年高速发展期也是10%多点。那这个智驾包补贴能不能减少呢,或者全部消费者承担呢?L3逐步落地是可以的,价值更大更高。按照这是一个成熟期加上L3落地智驾包补贴为0去推算,那就是53亿+30多亿各项增加的支出+智驾包0补贴27亿=约110亿,并且14.5%销售费用率剔除智驾包补贴后还是按照12%销售费用率去计算的。(注意,以上都是猜测,或者拍脑袋和臆想,目前没办法证明智驾包补贴的2万到底是不是两万,并且车企到底承担了多少,是不是挂在销售费用名字,这个没有明确的信息,明天问下其他几家公司的董秘小姐姐)
总的来说,作为高速发展扩张期的公司,各项费用高都是很正常的,尤其是为明年基本上属于中高端领域最后的淘汰赛而准备。明年M6干R7,M7两驱?智界目前已经有轿车和SUV车型,明年MPV车型,尚界SUV车型,享界轿车加明年SUV车型,尊界轿车到MPV到SUV车型,你还会觉得问界只有SUV车型?只不过让一让它们罢了,时间也不是无限制的让,很快就不让了,我只知道问界有不少车型在研发,肯定是有轿车的,至于多少款,谁知道呢,它会在合适的情况下出来。它跟其他界也好HI模式车企也好,不同之处是赚大钱了,投入上不会像其他车型抠抠唆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