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李书福这声怒怼,表面是气新势力"挖墙脚",实则是在凡尔赛自家的人才储备有多牛! 2025年10月31日,汽车圈炸了。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一个行业论坛上,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现在这些新势力,差不多是靠挖我们吉利的人活着!" 这话一出,满场寂静,随即网上就炸开了锅。为啥?因为他说的基本是实话。 你看看现在那些炙手可热的新势力品牌,背后全是吉利的影子。威马的创始人沈晖,之前是吉利控股的集团副总裁;小米汽车的胡峥楠,也曾是吉利研究院的核心人物。 不止是高管,从研发到生产,从销售到管理,吉利系的人才几乎渗透到了新势力的方方面面,简直像给行业输送了一个加强连。 新势力为啥偏偏就盯上吉利了?这得从吉利30年的"人才大计"说起。 李书福早就意识到,汽车行业拼到最后是人才的比拼。所以他下血本办教育,砸了上百亿一口气建了七所大学,比如吉利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等。 这些学校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的"厂校一体"。学生上课的实验室就是吉利的生产车间,做的作业就是解决工厂里的真实技术难题。 老师很多都是吉利的资深工程师,教材是吉利自己编写的实战手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就能直接上生产线,研发岗也能快速上手,完全省去了企业漫长的培养周期。 这30年下来,这七所大学已经向汽车行业输送了超过20万毕业生,其中80%都扎在了这个领域。可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半壁江山,都是吉利用时间和金钱"熬"出来的人才撑起来的。 新势力呢?它们大多成立时间短,根本没功夫和耐心自己培养人才。市场不等人,产品要快速迭代,最直接高效的办法就是"挖墙脚"。 而吉利就像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人才储备足、质量高,自然就成了新势力们最主要的"人才供应商"。 所以李书福这声"怒",听着是委屈,其实是满满的底气。他是在告诉所有人:你们所谓的颠覆,根基还是我们这些传统车企打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