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产行业见底,2026年起房地产行业迎来上涨。
十年来,地产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之变革,曾经的龙头,恒大,万科,碧桂园,绿地,万达已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高杠杆,高负债率,疯狂拿地的龙头们在行业调控,市场环境的合力之下,进入了深度调整,所谓的龙头以及二三线末流房企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迎来了地产五年上涨主升浪,
2015年,龙头年销售面积约2600w平-1600w平方不等。
2017年,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年销售面积约6000w平方-2400w平方
2019年,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绿地,年销售面积约6000w平方--3000w平方。
2020年,恒大、碧桂园分别实现销售面积8085.6万平方米和6733万平方米,位列前两名;万科、融创全年实现销售面积4667.5万平方米和4102.1万平方。
疯狂期:
2020拿地金额排行榜,恒大,融创,碧桂园,6000w平至4600w平方
悲观期:
2022年
拿地面积,华润,保利,中铁建年拿地500w平。房企进入了历史性寒冬。
2024年拿地面积,华润,招蛇,拿地面积1800-1500w平
通过房企谨慎拿地的数据走势,以及通过万科的大额计提来观测,基本上消化了2020年来疯狂扩张的后遗症。
20249月政策底出现
1. 取消限购等限制性措施:一线城市大尺度松绑限购,如北京通州“双限”松绑、上海放松单身限购等,下半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限购政策继续调整。此外,部分城市还取消了限售、限价政策。
2. 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2024年5月17日,首套房、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分别降至15%、25%,9月统一为不低于15%。5年期以上LPR全年下降3次,从4.2%降至3.6%,各地房贷利率持续下调。
3. 下调存量房贷利率:2024年9月29日,央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各商业银行原则上应于2024年10月31日前统一对存量房贷利率实施批量调整。10月25日,大部分存量房贷利率完成批量下调,符合条件的房贷利率均调整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30BP。
4. 调整税费政策:2024年11月13日,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首套房、二套房契税统一,将现行享受1%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一线城市取消普宅标准后,与全国其他地区适用统一的增值税政策,即购买2年及以上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5. 重启城中村改造:2024年10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称,将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此后,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6. 收储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2024年5月17日,央行明确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收购企业已建成未售新房。6月20日,住建部要求推动县级以上城市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9月24日,央行资金支持比例由60%提高至100%。
市场走势分析
任何商品的市场化底顶都是成交火爆与无人问津而形成。以上海为例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2022年至2025年上海楼市销售面积情况如下:
- 2022年 :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852.8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61.51万平方米,增长4.8%;商办销售面积119.50万平方米,下降30.0%。
- 2023年 :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808.0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54.02万平方米,下降6.9%;商办销售面积141.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2%。
- 2024年 :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656.8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56.73万平方米,下降6.9%;商办销售面积125.80万平方米,下降11.2%。
- 2025年1-9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202.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56.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
再结合二手房量能分析,
根据公开数据,2022-2025年上海二手房成交量情况如下:
- 2022年:据信义房屋数据,2022年上海二手房成交总量约为18万套,其中二手住宅约15.8万套,环比2021年下跌约4成。
- 2023年:据凤凰网房产上海消息,2023年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为19.25万套。
- 2024年:据上海网上房地产数据,2024年上海二手房累计成交量达到24.27万套,同比2023年增加5.05万套,上涨幅度约26.23%。
根据上海市房管局数据,2025年1-6月,上海市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131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7%。
以经济最强的上海,二手房成交之数据逐步改善修复,各大实力开发商炮火集中火力进军上上海市场来预判其他中小城市也即将逐步进入修复阶段。市场自202409政策底出现之后,202509经历一年的磨底阶段,通过观测万科202409政策低股价前复权6.18-6.20,2025三季报所谓的业绩亏损160亿,估价6.20位置,再次形成了大周期双底。那些所谓的亏损,大额存货计提,以及所谓的高库存,也会逐步在市场化修复的过程种转变为其实打实的现金流。
通过外资进出万科三季报,外加社保基金加仓核心央企地产股,短期的震荡,不改未来地产走出深坑迎来上涨的大方向。
无脑看空都是没有在股市赚过钱的,或者说在顶部大力看好,底部绝望割肉,持仓被套即可唉声叹气的韭菜论调。
什么叫买在无人问津?股价如同织布机一般
什么叫某些行业的人声鼎沸?
什么叫炒作中线预期?
接受任何反驳,并贴出五年内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