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分享一个实用的在外干饭避坑技巧,是餐饮老师傅私下告诉我的:下馆子吃完如果感觉异常口干,喝了水也缓解不了,大概率是菜里加了乙基麦芽酚、呈味核苷酸二钠这类增香提鲜的添加剂,不用过分恐慌,但确实要多留意。 上周我带女儿去吃一家口碑还不错的石锅鱼,味道确实挺香,鱼肉也还算鲜嫩,我们配着酸梅汤吃得挺满足。可刚走出店门没多久,女儿就说嗓子干,我自己也觉得喉咙发紧,心里有点燥。 路边买了两瓶矿泉水,我俩喝下去后,那种干渴感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觉得越喝越不解劲,这和在家做饭吃完后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时候我就想起了老师傅的话,原来那种超出食材本身的香味,背后可能是添加剂在起作用。 老师傅说,这些添加剂在合规范围内使用是允许的,偶尔吃一次问题不大,但长期频繁摄入,可能会让身体出现上火、干燥等不适,给代谢带来额外负担。咱们在外吃饭图的是方便解馋,没必要为了一时口感忽略身体信号。 其实判断一家店的食材是否靠谱,身体的感受最直接。那些靠添加剂堆出来的香味,终究比不上食材本身的鲜味扎实。店家送的优惠券虽好,但健康更重要,这类吃完明显口干的店,我之后是不会再去了。 大家在外吃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或者还有其他简单好操作的避坑方法?
